網站地圖 - 關于我們
您的當前位置: 首頁 > 業界 > 頭條 正文

消費新增長點持續壯大更多國貨“潮品”走俏市場

作者:用戶投稿 時間:2024-05-07 21:51 點擊:
導讀:“一天下來,我和家人逛廟會、看演出、品文化,充實又開心!”“五一”假期,北京市昌平區花塔廟會吸引了眾多市民爭相前來打卡。一位身著馬面裙的游客,面帶興奮的笑容,向記者分享了她的體驗:“廟會上琳瑯滿目的傳統文化元素,讓我們深切感受到了‘國潮熱’...

“一天下來,我和家人逛廟會、看演出、品文化,充實又開心!”“五一”假期,北京市昌平區花塔廟會吸引了眾多市民爭相前來打卡。一位身著馬面裙的游客,面帶興奮的笑容,向記者分享了她的體驗:“廟會上琳瑯滿目的傳統文化元素,讓我們深切感受到了‘國潮熱’的無窮魅力。”

國風的流行、國產商品的熱銷,以及“國潮”的興起,折射中國消費者的喜好之變。當前,帶有中國元素、傳統特色的產品正成為時尚新潮流,國貨“潮品”的頻頻“出圈”傳遞著中國經濟發展的強勁脈動。

“優質產品的背后往往承載著文化和情感屬性。”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研究員卞靖在接受人民網記者采訪時表示,國貨“潮品”的火爆是傳統文化在消費領域崛起的生動寫照,充分體現了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一季度國民經濟運行情況顯示,我國消費市場總體恢復良好,一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超過12萬億元、同比增長4.7%。對此,國家發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主任金賢東表示,下一步要持續打造消費新增長點,積極培育智能家居、文娛旅游、體育賽事、國貨“潮品”等消費新熱點。

記者注意到,在不久前落幕的第四屆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上,專門設立了一個展示國貨特色“潮品”的區域。千層底布鞋、景泰藍擺件等產品吸引了不少觀眾駐足購買。“國貨的品質越來越出色,我們應當為中國品牌打call!”一位參觀消博會的觀眾在現場分享道,她被展會上那些充滿“國潮”魅力的產品深深吸引,對國貨在全球舞臺上的發展前景滿懷期待。

市場動態的變化顯而易見,越來越多的國貨“潮品”贏得了市場的廣泛認可。

第53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近半年在網上購買過國貨產品的用戶占網購總體用戶比例達58.3%,新型消費拉動有力,年輕消費者對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和國貨品牌供給水平持續提升。

多元化的消費生態下,消費者的需求亦隨之發生深刻變化。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產業所副研究員李子文表示,隨著“Z世代”逐漸成為消費的主導力量,國貨“潮品”的創新發展不斷滿足著新消費群體多元化、個性化、圈層化的消費需求。

可見,國貨“潮品”不僅承載著人們對更加美好生活的向往與追求,如今,更是成為培育壯大新型消費的有力抓手。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也提出,積極培育智能家居、文娛旅游、體育賽事、國貨“潮品”等新的消費增長點。

在此背景下,“國潮熱”正在推動服飾、餐飲等多個行業不斷煥新發展。

以服飾行業為例,家紡產業一直是浙江省海寧市的優勢產業、富民產業、支柱產業。據了解,開年以來,馬面裙的火爆推動當地的傳統家紡產業邁上了新臺階。

“最火熱的時候1個小時的銷售額能夠達到20萬以上,2個小時就能賣斷貨!”一企業負責人表示,隨著傳統文化的復興,傳統服飾成為流行元素,這為當地家紡企業提供了巨大的市場機遇,推動當地多家企業相繼走上了傳統與時尚融合發展的轉型之路。

“在國貨‘潮品’蓬勃發展的同時,還要看到,消費者新鮮度下降、產品質量參差不齊等新挑戰也在不斷涌現。”卞靖表示,當前,國貨市場已進入新的發展階段,需要進一步提升品質,以更加鮮活的方式展現“國潮”魅力,同時緊緊聚焦新質生產力,不斷進行研發創新,提升中國品牌的國際競爭力。

打賞

取消

感謝您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掃碼支持
掃碼打賞,你說多少就多少

打開支付寶掃一掃,即可進行掃碼打賞哦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

欄目分類
Copyright ? 2021 早報網 版權所有
蘇ICP備2024138443號

蘇公網安備32130202081338號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早報網觀點。如您發現內容涉嫌侵權違法立即與我們聯系客服 106291126@qq.com 對其相關內容進行刪除。
早報網登載文章只用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早報網》官方網站:www.m.shengcaiquan.cn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To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文山县| 阳原县| 宣城市| 依兰县| 宣武区| 高密市| 资中县| 曲靖市| 康乐县| 黄骅市| 汉沽区| 蓝田县| 临洮县| 营山县| 巨野县| 新民市| 晋中市| 且末县| 会理县| 修水县| 嫩江县| 沐川县| 五寨县| 昆明市| 商都县| 宣威市| 邯郸县| 郸城县| 海晏县| 南通市| 阳信县| 教育| 上蔡县| 大荔县| 新源县| 酉阳| 高雄市| 科尔| 和田市| 阆中市| 大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