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限時停車位,好政策難在哪兒
學校小區附近限時停車呼聲高 現有車位不“解渴”
設限時停車位,好政策難在哪兒
在北京12345、人民網留言板等平臺上,“增設限時停車位”一直是高頻、熱點訴求。從2017年起,北京就探索設置限時車位,然而相對于整座城市大量的停車位缺口,現有的限時停車位還不“解渴”。增設限時停車位,究竟難在哪兒?記者進行了調查。
小區周邊道路夜間車圍車
昌平區東關北里小區
記者梳理發現,“希望增設限時停車位”是12345熱線派單前十位的交通管理熱點問題。通常一個月有上百件反映,市民希望增設車位的點位集中在居民小區。
人民網留言板上的公開信息顯示,昌平區東關北里小區、大興區三海子東路附近等多地居民都反映過小區停車難,并建議選合適位置設夜間限時停車位。
1月25日19時,記者來到昌平區東關北里小區,小區內路側停車位上停滿了車。兩棟樓之間非停車位的公共空間,也有較多車輛停放。東關北里36號樓、37號樓之間,車輛雜亂無章地停放著,圍得“里三層外三層”。里面的車想開出來,得先讓外面的車挪開。一位剛挪完車的居民向記者抱怨:“小區內停車位數量有限,附近也沒有夜間限時停車位,有時候下班稍晚,就得停在外圍。我的車也經常被堵。”
接送學生的家長無處停車致擁堵
朝陽門南小街
“朝陽門南小街的路面改造取消了大量停車位,我們接送孩子的車輛無處停放,導致附近道路非常擁堵。”近日,市民劉先生向12345反映。
1月28日,記者來到朝陽門南小街,這條街的東西兩側停滿了車,環境整治提升項目仍在施工中。東側的施工區將便道拓寬,拓寬出來的位置擠占了原有的停車位區域,不過拓寬工程是分段實施,仍有部分路側停車位被保留。整條路上拓寬施工區域和停車位區域分段穿插,每段停車位區域能停下不到10輛車。
在道路西側,從北向南沿著朝陽門南小街走,過了禮士胡同東口以后,地上沒有施劃停車位。車輛都沿馬路牙子停靠。繼續往南過了內務部街胡同東口,自行車道的標志再一次顯露出來,這一段路側有停車位。
對此,12345反饋,朝陽門南小街拓寬便道為區域環境整治提升項目,這一路段取消西側停車位,夜間將通過技術手段施劃限時停車位,白天轉換為下行車道,保留東側30個停車位。市民劉先生期待著,改造早日結束,等開學時,大人停車、孩子騎車都能有空間。
探索
兩種可行方式試點限時停車
限時停車,其實北京市早有探索。2017年,北京率先在西城、豐臺和昌平設置了4處有明顯標志的限時車位,以緩解停車難題。現有的限時停車位主要有兩種,一種是限制時段短暫停留,一種是限夜間停放。
學校附近限時停車位利用率高
1月25日晚高峰時間,記者來到趙登禹路北段的限時停車位,這是一段非機動車道,就在志成小學門口。限時車位從起點到終點不過二三十米的距離,藍色指示牌標注限時停車時間為7時至8時和15時至17時,即每天上下學的時段。附近居民告訴記者,平時上學和放學的時段,這些車位利用率挺高,都是接送孩子的車輛,現在放假了車明顯少了。
一處公廁附近的限時停車位可臨停15分鐘。一間小店的老板說,使用者很自覺,都是停幾分鐘就走。
行車道改夜間車位有專人管理
限夜間停放的車位在白天是普通車道或騎車道,晚上轉換為機動車停車位。去年,清河地區有3條道路實施限時停車管理,永泰東里路是其中一條。1月26日早上,記者到這里探訪。從6時50分到7時,停放在路側限時停車區的幾十輛車,全都陸續開走。
這里的限時停車區可供70余輛車停放,允許工作日19時到次日7時停放,7時到19時這一路段禁停。永泰東里路一側緊鄰小區,另一側有學校。限時停車區充分利用了道路資源,工作日白天有交管部門管理,違停者罰款200元不記分,確保交通安全順暢。
難點
增設限時車位還有不少限制
2022年5月,《北京市“十四五”時期交通發展建設規劃》發布。其中,在“構建合理靜態交通體系”一節中明確,試點開展限時長道路停車位管理,鼓勵短時停車。超過一年半的時間過去了,從12345接到的訴求來看,北京限時停車位的設置和群眾的需求還有不小的差距。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這項工作推進過程中仍存在不少限制。交管部門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增設限時停車位需要綜合衡量停車需求、通行條件、交通秩序等多種因素。“城市道路應按步行、自行車、公共交通、小汽車的優先次序分配路權,肯定要優先考慮人走的地方和騎車的地方。”這位工作人員介紹,施劃停車位對道路寬度也有要求,道路寬度小于6米的機動車道不得設置路側停車位,人行橫道和高速公路主干道上也禁止設置停車位。
另外,限時停車是一個系統工程。“首先是有群眾需求,形成訴求后,我們要反復調研走訪、征求多方意見,形成治理方案,通過后再施工改造道路。”這位工作人員介紹,設立停車位后交管部門也要定期回訪。同時,加大執法力度,違規占用道路資源的要配套嚴格的執法,“多方通力合作,才能真正盤活道路資源”。
破題
街鄉主動挖潛+職能部門支持
交管部門此前的數據顯示,北京的停車位缺口約在百萬個左右。“在停車資源越發緊張的學校和居民小區附近采用限時停車位,不失為一個折中的過渡辦法。”清華大學交通研究所副所長楊新苗認為,大范圍推廣限時停車位,要發揮街鄉鎮等屬地的積極性和話語權。
“《北京市機動車停車條例》里賦權街道管理小汽車停車。確因居住小區及其周邊停車設施無法滿足停車需求的,區人民政府、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可以組織公安機關交通管理、交通行政等相關部門,在小區周邊支路及其等級以下道路設臨時居住停車區域、泊位,明示居民停放時段。”楊新苗建議,全市300多個街鄉鎮應主動向前一步,深挖停車能力,再尋求職能部門的支持,共商、共建交通管理停車措施。
其次,居民的停車意識也有待同步提升。河北等地較早開始限時停車實踐,市民習慣了早起先去挪車。在北京,居民意識的養成需要一個過程。
北京晚報記者 任珊 駱倩雯 實習生 徐爽 文并攝
隨便看看: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