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資本“向東看”
作者:哈力克
發于2024.6.3總第1142期《中國新聞周刊》雜志
5月29日,聯想集團發布公告,已與沙特主權財富基金Public Investment Fund的全資子公司Alat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并且計劃發行20億美元(折合近145億元人民幣)的零利息可轉換債券。可以理解為,Alat以一種相對靈活的方式用20億美元投資聯想,而聯想將在沙特設立中東和非洲(MEA)地區總部及新生產設施。
就在不久前,又一筆10億美元的投資基金正在準備出手“掃貨”。
2024年4月末,中東投資機構Investcorp與中投公司共同成立“Investcorp Golden Horizon”,初始規模10億美元,將投資于沙特阿拉伯、海灣合作委員會其他國家和中國的高增長公司,計劃重點投向消費、醫療保健、物流和商業服務等具有高增長潛力的行業。
Investcorp背后股東包括沙特阿拉伯主權財富基金、科威特投資局等中東“豪門”。此次與中投公司聯手,正是中阿合作的縮影。
中阿大手筆投資合作不斷,被譽為“沙漠達沃斯”的“未來投資倡議”大會也正在邀請全球頂尖投資人參加將于10月舉行的第八屆峰會。
張夢涵是美元私募股權基金“和暄資本”總裁,他對去年第一次參加FII時現場狀況印象深刻。“會議規格還挺高,大家都是沖著找機會合作去的。”當時,FII吸引了來自9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約6000名各界人士參與,比舉辦方估計人數超出一大截——這是FII出現的新變化,除了摩根大通、高盛、黑石等華爾街常客外,不少像張夢涵的“新面孔”也著手挖掘機會。
作為中東地區規模最大的國際投資論壇舉辦地,自2016年提出“2030愿景”以來,沙特阿拉伯試圖令自身形象超越世人對阿拉伯世界的固有認知。
從2023年開始,來自中國的考察團絡繹不絕來到中東尋找機會和資金。中東還是那個“富得流油”的地方,但多位投資人都對《中國新聞周刊》坦言,中東“人傻錢多”的想法不切實際,阿拉伯人千年商業文化底蘊令他們更加專業、務實,“去辦公室講講故事拿錢的想法已經行不通了”。
為了謀求更大意義上的接觸,中東投資者也直接繞過中間人GP,攜帶真金白銀躬身入局瞄準海外市場,開設中國辦公室成為他們落地的重要一站。
風向變了
資本,往往最能敏銳反映風向變化。
“受經濟周期影響,不僅是中國GP,就連美國GP在美國募資都很困難。”早在2023年年初,張夢涵就發現,美國接連加息收緊流動性后,IPO減少,機構募資遇到挑戰。
有私募機構人士稱,此前美元基金募資希望押注在新加坡。如今,中東也成為資本“貴人”,令不少投資人慕名前往。例如,深創投董事長左丁在2023年專門帶隊前往科威特、阿聯酋和沙特。同創偉業、昆仲資本等機構則是去了迪拜、阿布扎比等地。
“如果你在過去一年里沒有去過沙特,那么無論從政治角度還是從商業角度來看,你都已經過時了。”張夢涵主攻沙特,在過去一年,他已經數十次往返利雅得。
易達資本作為一家幫助中國企業出海開展全球化業務的投資機構,能更敏銳地觀察企業出海偏好。易達資本創始人及管理合伙人李晉吉向《中國新聞周刊》透露,2023年,易達資本接待去中東的企業數量已經超過2000家,其中包括近200家投資機構。到了今年,中東考察熱還在升溫,想要前往的代表團更積極。
中東成為美元基金主要拜訪地,除了外部環境變化,自身硬核資金實力奠定了其“金主”地位。依靠石油出口,一些中東國家積累了大量財富,并形成了規模巨大、歷史悠久的主權財富基金。
主權財富基金可以視為政府擁有的、為實現宏觀經濟目標和資產保值升值而設立的投資基金,是“國家級”機構投資者。早在1953年,科威特政府便設立了世界上第一只主權財富基金,管理石油出口盈余資金。隨后,其余中東國家也紛紛建立主權財富基金,試圖通過多元化投資收益擺脫對單一資源收入的依賴。
根據主權財富基金研究所SWFI公布的最新數據,全球前十國家主權財富基金中,中東占據4個席位,管理的總資產規模約占三分之一,接近3.4萬億美元。
其中,中東目前排名第一的主權基金為阿布扎比投資局,管理規模為9930億美元,隨后是沙特公共投資基金(PIF),管理總資產9250億美元。科威特投資局(KIA)、卡塔爾投資局(QIA)分別管理著9234億美元、5260億美元規模的主權基金。迪拜投資公司(ICD)和穆巴達拉投資公司雖未能躋身前十,但其資金管理規模均在3000億美元左右。
況且這只是當前管理規模,一些中東國家還計劃大額加注,以更充裕的資本助推實現宏觀目標。例如,沙特“2030愿景”就提出要成為一個投資強國,將公共投資基金的資產總額從6000億沙特里亞爾增加至超過7萬億里亞爾(約合人民幣12.88萬億元)。沙特資本曾通過日本軟銀集團的愿景基金投資了螞蟻金服、滴滴、字節跳動、眾安在線、平安好醫生等中國企業。
“這些國家有太多的資金,他們愿意為未來買單,甚至只是為了一個愿景而買單,去做一些看似很神奇的事情。”符績勛說。
尋金第一站
盡管中東主權財富基金被視為替代美國LP的上乘選擇,但實際上,其目前投資重心仍在歐美地區,投向中國的錢,與其對中國GP們的吸引力并不相稱。
2023年6月,時任港交所行政總裁歐冠升曾在中阿企業家大會上透露,中東地區主權基金規模已達到4萬億美元,預計到2030年會增至10萬億美元。而目前,這些主權基金中只有1%—2%的資金投資于亞洲,主要是中國市場。
這被一些投資人視為“有巨大的增長空間”,這種可能性令一些在華美元基金尤為激動。因為歐冠升預測,隨著中東主權基金投資資本達到10萬億美元,將會有1萬億到2萬億美元的資金將被重新分配到中國的投資中。
2019年,易達資本創始管理合伙人從印度轉移陣地來到沙特。此前,封禁、罰款、扣留款項#8943;#8943;印度針對性懲罰使其成為中國企業出海“墳場”。這些遭遇讓投資人切身意識到,企業出海不僅僅是商業話題,地緣政治風險也有可能超越商業風險。
中東似乎避開了令投資人忐忑不安的“雷區”。易達資本創始管理合伙人黃爍子 告訴《中國新聞周刊》,與印度不同,沙特與中國沒有地緣政治負擔,在經濟發展上互相需要,這樣的伙伴關系更穩固。
中東國家也在尋求更健康的雙邊關系。沙特能源大臣阿卜杜勒-阿齊茲·本·薩勒曼就曾在中阿企業家大會強調,沙特希望與所有人展開合作,無須在意所謂“和中國關系日益密切”的批評。張夢涵認為,如果中東世界想擺脫對能源的依賴,就一定要想辦法擺脫對美元的依賴。在尋求平衡過程中,中國幾乎是不二之選。
燕欣雨是咨詢公司“MENA Club 中東薈”創始人,長期觀察中東商機。他發現,去中東找錢的投資機構,第一站往往落腳在阿拉伯聯合酋長國,更確切地說,是阿布扎比。
“相較于阿聯酋,沙特剛開放不久。其投資行為更多是為了支持‘2030愿景’,目前側重點還在基建。而阿聯酋商業發達,主權財富基金更傾向于進行全球配置。無論是開放程度還是資本運作層面,阿聯酋更適合初來乍到的投資人。”燕欣雨分析稱。
阿布扎比是阿聯酋七個酋長國中面積最大的酋長國,也是阿聯酋首都和中央政府機構所在地,擁有阿聯酋超過95%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1976年建立的阿布扎比投資局更是掌管9930億美元的主權財富基金,遠超迪拜投資公司。
“迪拜有非常好的營商環境,如果做貿易供應鏈、娛樂商業,效果會很好。但從資本投融資角度來講,還是需要更成熟、離錢更近的地方。”燕欣雨說。龐大的經濟體量和政治地位,使阿布扎比的吸引力超越世人更熟知的迪拜,成為美元基金競相到訪的城市。
幾十年來依靠能源積累的充裕資產和增值需求,讓中東地區,尤其是海灣國家孕育出層級豐富的LP市場。從類型來看,中東LP大致可分為主權基金、王室家族辦公室和企業投資部。以此為基礎,有投資人將中東投融結構形象比喻為“啞鈴”——兩頭的大鐵塊是主權財富基金和家族辦公室,中間細小部分是VC。
“中東國家更多是做全球化基金的LP,或者是家族直接投資,本土的VC、PE很少。初創企業在中東還是一個新生事物,獨角獸極少。整體來看,中東的初創生態還處在早期階段。”張夢涵認為,當地生態建立需要時間,這對能夠對接全球化資源的投資機構來說,具有先發優勢。
淘金變難
去找錢是一個容易做出的決定,但如今現實情況是,投資者們還需要面對當地活躍的GP競爭,想要拿到中東“土豪”的錢越來越難了。
“從結果看,中國的一些美元基金獲得中東資本支持的可能性已經變得很小。”一位不愿意具名的投資人說。
據《中國新聞周刊》了解,已經持續一段時間的“中東募資熱”與成果并不對等,只有極少數美元基金獲得中東資本青睞。也有投資人對媒體透露,2023年,中國只有20家左右的投資機構拿到了中東LP的錢,主權基金出手謹慎,更多資金來自家族辦公室,而且還是過去十年的資源積累。
募資困難背后有多重因素,一個最直接的原因是,面對陌生環境,初來乍到的中國投資人不能抱有太高的期待。“歷史上,中國人去中東就不是主流選擇。中東也更多是在歐美市場布局,可能他們對中國人也不是那么了解。雙方從宗教文化、行為方式等方面都需要適應、磨合。”張夢涵說。
自從中阿關系升溫后,不少中東國家成為商業打卡熱門地,沙特熱度頗為明顯。有私募基金人士稱,中國各個地方政府、基金、企業家都在扎堆去沙特,爆發式來往超出了當地的接待能力,導致地方投資機構、政府部門都很蒙。“國內參訪團一般都會拜托當地機構去安排見面。一去就是30個人,就像旅游團‘上車睡覺,下車拍照’一樣,沒有機會跟LP深度交流,只能介紹下自己是干什么的。結束后,對方完全不記得你是誰。”
張夢涵認為“打卡式”拜訪弊端明顯,表面熱鬧使雙方精力被分散消耗,值得落地的事情反而更難推進。很多基金都在忙著見人,見面后可能就沒有下文。
中東資本扮演LP角色已久,李晉吉察覺他們對投資行業并不陌生,甚至十分專業,對宏觀環境的判斷有一定代表性。“中東投資人對項目的判斷標準和其他地區是一樣的。一般來說,國際LP從接觸到決策要18—24個月左右時間,并不是一次見面就能解決,中間需要經歷很多流程。”
“對于大部分中國的美元基金來講,他們更重視中國市場。因為當時的邏輯是,LP把錢交給中國的GP,主要是專注中國本土市場,GP本身并不需要有全球化布局能力以及跨文化工作經驗。”張夢涵告訴《中國新聞周刊》,但現在GP想出海到中東,必須具備國際化視野和跨文化能力,能夠理解對方想法,不然很難成功。
多位受訪投資人認為中東淘金變難的根本原因在于,除了傳統做LP錢生錢之外,中東主權財富基金會更多注重投資是否會對國家發展戰略有幫助。投資已經成為中東國家獲取技術、人才的敲門磚。
“現在中東已經不是‘人傻錢多’的狀態了。他們想要引進先進技術、完善產業鏈、升級當地產能,一切能惠及長期發展的事物。想要在中東找到錢,需要站在他們的角度思考問題,滿足他們的訴求。”燕欣雨發現,在當前環境下,美元基金直接去中東做傳統募資,除非有非常明確的核心優勢,否則并沒有前景。
因此,張夢涵聚焦沙特“2030愿景”鼓勵的行業尋找投資機會。他找到的一個方向是汽車電池。目前市面上大多數電動汽車主要以液態鋰離子動力電池為主,包括三元鋰電池、磷酸鐵鋰電池等。除了續航里程較短之外,在中東,較低的燃點也是缺點。
“中東地區氣候干燥炎熱。尤其在夏季日照下,地表溫度可以達到六七十攝氏度,很容易達到液態鋰電池的燃點范圍,在其他地方問題不大,但在中東就會存在安全隱患。”為了防止電動汽車發生自燃,張夢涵正在布局半固態、全固態鋰電池。使用了固態電解質的鋰電池,燃點提升至200攝氏度以上,即便在炎熱地區也不容易發生意外。
張夢涵認為,“這才是應該在中東大力布局的技術”,符合中東國家發展規劃,并且電動汽車量產會衍生出自動駕駛技術、激光雷達在內的上下游機會。
另外,“在場”也已經成為中東國家投資時看重的籌碼。燕欣雨在沙特最直觀的感受是,當地投資人現在非常看重美元基金在當地或者中東是否有部署。“他們首先會問你,有沒有辦事處,有沒有投資本土企業,他們需要看到真實案例,而不是在辦公室侃侃而談。”
中東投資人在乎地理距離上的接近。這也意味著,企業和投資機構想要獲得中東資本的支持,首先得先出海到中東,到資本聚集的地方。
接受《中國新聞周刊》記者采訪前,張夢涵剛結束跟一家被投科技企業的會議,該企業想要到中東擴展業務。張夢涵向企業CEO傳授經驗:出海中東,必須要在當地要有自己的團隊,“如果你在中東沒有找到穿白袍的人充實隊伍,很難自己跑下來”。另外,不能指望去一次中東就把事情搞定。要提高往返頻率,至少每個季度轉一圈,還要多找當地的合作方。
“有很多企業不解,為什么跟著地方領導去中東國家訪問,回來后交流就很少了。”燕欣雨向他們解釋,“中東人現在做事非常務實,不聽你嘴上怎么講。如果想在中東發展,首先要在當地注冊公司、設立分支機構或辦事處,等邁出第一步,中東人看到你來后,才愿意提供支持。”
對于出海到中東的中國企業來說,燕欣雨認為可以加強“資金+產業鏈”的合作模式,由中東財團提供資金和市場,中國企業輸出技術和人才,共建合作平臺。“借助他們的資金,更好發揮中國本土的差異化優勢業務。”
長期加倉中國
據英國《金融時報》此前報道稱,阿布扎比國家石油公司組建了一支近50人的投資團隊,瞄準海內外能源領域,尋找500億美元的投資交易。
不滿足于被動等待,中東土豪們也親自下場捕捉商機。燕欣雨分析,中東資本尋找優質資產,背后體現其角色逐漸產生變化。“此前中東資金大多以LP的角色,通過頭部VC/PE參與對中國的投資。而現在則是繞過投資機構,直接在中國設立辦公室,組建本土投資團隊,開展直投業務。”
穆巴達拉投資公司是阿聯酋第三大主權財富基金,其管理規模超過276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0000億元。自2015年接觸中國市場以來,穆巴達拉關注與互聯網搭邊的商業模式,目前已投資快手、BOSS直聘、小鵬汽車、商湯科技、自如等涵蓋科技、消費、醫療、生活服務多個領域的企業。
摸索中國市場多年后,2023年9月,穆巴達拉舉行了北京辦公室開業儀式,北京團隊負責中國的直接投資和基金投資。此前,阿布扎比投資局、科威特投資局、卡塔爾投資局、沙特公共投資基金等中東主權基金都已經在中國設立辦事處。
“在中國內地設立辦事處,建立本土團隊可以更快融入市場,便捷參與直投項目,更容易開展投后管理。說明對中東資本來說,中國市場愈發重要。”一位私募人士告訴《中國新聞周刊》。燕欣雨認為,其實中東人一直希望把雞蛋放在不同的籃子里,中國對他們來說是個很好的選擇。
值得注意的是,中東主權財富基金加速布局中國,仍然以能源為投資重點。
2023年3月,全球石油巨頭沙特阿拉伯國家石油公司以246億元人民幣買入榮盛石化10%股份,雙方在原油采購、原料供應等多個方面進行合作。在此之前,沙特阿美還與北方工業集團、盤錦鑫誠實業集團簽署最終協議,在遼寧盤錦投資837億元重大精細化工項目。
在新能源領域,主權基金們出手也頗為闊綽。2023年6月,阿布扎比投資局旗下投資機構CYVN Holdings跟蔚來簽訂股份認購協議,前者將進行總計約11億美元的戰略投資。
談及看重能源行業的原因,上述私募人士解釋稱,海灣國家畢竟通過石油起家,對行業很了解,會習慣性看一些能源項目。但也有能源轉型訴求,反映在投資策略上就是傳統能源、新能源一手抓。
除了在一級市場出手,中東金主們在股票市場上“買買買”也毫不“手軟”。據Choice數據統計,主要中東主權財富基金在A股市場中進入過40余家公司前十大流通股東,其中包括分眾傳媒、招商積余、恒立液壓、上海電影、深圳機場、安琪酵母等。
阿布扎比投資局是第一家獲批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的機構,QFII制度簡單來說就是允許獲批的投資者直接兌換人民幣投資A股市場。
興業證券的研究指出,2020年以來,阿布扎比投資局持續加倉中國大陸資產,中國大陸在其頭寸當中占比從2019年末的4.5%上升至2023年一季度的22.9%,在其頭寸當中的排名從2019年末的第五升至2023年一季度的第三。
“在二級市場投資,可能更多是為了財務回報。但主權財富基金無論是直投還是做LP,明確的一點是,更注重被投企業是否對自己國家的產業有幫助。”燕欣雨說,例如像阿布扎比主權財富基金會關注新能源、前沿科技、新材料和醫療。
Wind數據統計,2024年一季度末,阿布扎比投資局重倉持有的A股公司有27家,持倉市值合計約112.89億元,較2023年末增加超10億元。
另外,科威特投資局在中國股市也十分活躍。根據Wind數據,2024年一季度末,科威特政府投資局出現在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中的A股公司有30家,持倉市值合計約45.17億元。與阿布扎比投資局相比,科威特投資局主要投資中小市值上市公司,頭寸規模也比前者小得多。
燕欣雨發現,尤其是2023年經濟復蘇以來,很多中東資本秉承“long China strategy”觀點,長期看好中國A股。他認為,一些符合中東國家發展規劃的中國上市公司可以與中東資本建立更深層次的溝通,包括未來有可能的交叉上市,加強交易的流動性和撮合效率,提升中國二級市場狀態,提振A股信心。
中東資本不斷加倉中國市場,張夢涵判斷,未來會有更多中東資金流向中國,但他們也更會做選擇,提高篩選標準。
《中國新聞周刊》2024年第20期
聲明:刊用《中國新聞周刊》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隨便看看: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