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地圖 - 關于我們
您的當前位置: 首頁 > 業界 > 分析 正文

從技術走向應用,思邁特發布對話式分析大模型版本!

作者:用戶投稿 時間:2024-03-17 09:58 點擊:
導讀: 在大模型爆發一年后,人工智能的浪潮已席卷全球。高盛,未來會有超過80%的企業將使用生成式AI的API或模型,或在生產環境中支持生成式AI的應用。  眼下的問

  在大模型爆發一年后,人工智能的浪潮已席卷全球。高盛,未來會有超過80%的企業將使用生成式AI的API或模型,或在生產環境中支持生成式AI的應用。

  眼下的問題是,大模型如何從技術層走向應用層,創造更多的商業價值?

  為此,全球科技廠商正在大模型+B端應用的開發方面做各項嘗試,其中就包括BI(商業智能)這個細分領域。

  BI能將企業各種經營數據轉化為輔助商業決策的有用信息,是最直接體現業務價值的應用領域。根據Gartner的調研,2023年,62%的中國CIO將在2023年增加商業智能BI的投資,BI已經成為支持企業數字化轉型支出的主力之一。

  近日,知名國產BI品牌思邁特軟件正式了Smartbi對話式大模型版本,實現大模型+BI結合應用的產品化。

  

從技術走向應用,思邁特發布對話式分析大模型版本!(圖1)


  對于AI+BI的結合應用,思邁特軟件創始人兼董事長吳華夫在接受松果財經專訪時說道,這是BI進化的新階段(從傳統BI到自助BI再到智能BI),智能BI面向的客戶群體和帶來的客戶業務價值是不一樣的。

  那么,AI+BI的結合應用將對企業產生怎樣的價值?智能BI的商業前景又如何?

  Part1

  大模型"重寫"BI產品力

  業務價值與使用門檻雙突破

  盡管生成式AI一夜"爆火",但是傳統BI進化到智能BI,不是一蹴而就的成績。

  據悉,早在2019年,Smartbi首度將AI與BI融合;兩年后,Smartbi又獲得了一項自然語言(NLA)發明專利,該專利讓用戶可以通過語音助手將輸入的自然語言轉為語言元模型,從而快速準確地找到想要的查詢結果。

  2023年,Smartbi把之前申請了NLA專利更好地產品化,了Smartbi對話式大模型版本。同年8月,Gartner《2023年中國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成熟度曲線》報告,Smartbi憑借不斷融合BI和AI增強型大數據產品,再次入選為增強數據廠商、與自助廠商,這也是Smartbi連續四年入選"Gartner增強數據廠商"。

  

從技術走向應用,思邁特發布對話式分析大模型版本!(圖2)


  經過這些年的探索,Smartbi一方面以業務為導向將技術轉化為實實在在的商業價值,另一方面也通過產品迭代逐步降低了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門檻。

  從業務端來看,大模型加持下,Smartbi產生了更多業務價值。

  作為開發者,思邁特軟件便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通過Smartbi構建內部的業財一體化系統,思邁特軟件實現了降本增效,同時收入實現了大幅增長,2023年同比直接轉虧為盈。

  在具體業務場景中,吳華夫以內部經營會為例:"首先查看今年上半年的整體業績,Smartbi會展示上半年合同收入以及同比的情況,然后我還可以繼續追問,業務人員合同不好的話,商機夠不夠?商機不夠,業務人員的拜訪量夠不夠?如果拜訪量不夠的話,業務人員跑動夠不夠?"

  

從技術走向應用,思邁特發布對話式分析大模型版本!(圖3)


  案例中,Smartbi對話式大模型版本展示出較強的上下文理解能力,它會把用戶之前的問題和需求牢記于心,并根據情景輸出連貫的數據結果。這種多輪對話的方式可以幫助用戶高效查找問題的根本原因,從而支持業務科學決策。

  同時,從產品端來看,Smartbi還增強了自己的使用價值,并降低了使用門檻。

  過去,傳統BI階段只能由IT專業人員做固定報表匯報,到了自助BI階段,數據師進行可視化操作更好地輔助管理者決策,再到如今智能BI階段,業務人員可以直接像聊天一樣通過簡單的對話讓AI進行智能數據。

  "大模型的出現,真正讓我感受到了數據零門檻,因為我們正在實現人人都能成為數據師。"吳華夫總結道,Smartbi對話式大模型版本主要提升兩個方面:一是用戶群體,面向廣大業務人員提供業務幫助;二是深度,BI從描述性走向性。

  由此可以看出,AI大模型+BI,同時為企業解決了兩個問題,一是數字化轉型如何在財報上體現價值,二是如何更簡單且全面地實現數字化轉型。

  那么,Smartbi是怎么樣做到這兩點的?

  Part2

  以終為始

  深度融合行業know-how與大模型

  目前,大模型應用層生態方興未艾,尤其是在企業級應用領域。對于大數據BI軟件服務商,將生成式AI技術投入到具體的商業環境中,以什么為目標,以何種方法,都處于探索階段。

  "結合AI的商業應用是一個開荒的過程。"吳華夫認為,大模型出了很多,但落到應用層大部分是To C的角度,而To B方興未艾。事實上,AI+BI的結合是AI商業價值快速變現的途徑,并且也是客戶愿意付費的一個應用場景。

  因此,思邁特軟件主動擔當這個開荒者,找到了用AI技術升級BI產品兩大關鍵:一是要真正產生業務價值;二是要經歷實踐檢驗。

  具體來看,廠商首先要"以終為始",即融合AI技術迭代產品的過程中,BI始終要以業務為導向。

  Smartbi對話式大模型版本能夠降低企業數字化門檻,就是解決了作為"終點"的廣大業務人員面臨的使用問題。

  比如,準確性問題。相比之前的AI語音助手,Smartbi能夠準確地理解業務人員的意思。在消費端,AI對用戶意圖的理解少量錯誤并不完全影響使用,用戶容忍度更高,但是對于企業來說,一次數據出錯,可能業務人員就不愿意再使用智能BI。

  對此,吳華夫表示:"我們這次通過大模型和專利技術,讓BI能充分理解用戶的意圖,去解決準確性的問題,這是我覺得最的一個突破。"

  

從技術走向應用,思邁特發布對話式分析大模型版本!(圖4)


  再比如,常識理解能力和安全性的問題。針對前者,Smartbi基于一個基座模型的通用知識,把BI行業和領域知識再訓練進去,再結合客戶的應用場景去優化;針對后者,最新版本的Smartbi實現了本地大模型私有化,可以降低數據泄露的風險,具備更強的安全性。

  除了站在業務視角解決問題,AI+BI還要基于實踐,實現行業know-how和大模型的結合。

  脫離了實際業務背景的數字化工具必然是低價值的。Smartbi對話式大模型版本之所以能有效幫助企業降本增效,創造業務價值,關鍵在于搭建了一個參考的管理指標體系,讓客戶只需要根據自己的情況做指標刪減,易于使用。同時,向導式的簡單操作方式,也幫助企業沉淀優質的數據資產。

  

從技術走向應用,思邁特發布對話式分析大模型版本!(圖5)


  據悉,Smartbi指標庫的來源是與多個合作伙伴共同積累的業務經驗。同時,大模型"讀"了很多管理書籍,它具備管理知識。吳華夫指出:"現在我們把行業know-how和大模型結合起來,構建了一個參考的管理指標體系,客戶根據自己的情況做刪減就可以了。這樣子BI交付變得更快,我們對BI未來的思考是‘一句話生成一套BI系統’。"

  總之,以業務為導向、以行業know-how+大模型為方法,Smartbi對話式大模型版本由此走出了自己的商業化路徑,而AI+BI應用的市場潛力也隨著產品的落地逐漸顯露。

  Part3

  AI+BI重塑生產力

  高效開采數字經濟的"黃金礦"

  對于AI+BI應用的未來,吳華夫認為,無論是從企業服務行業來說,還是從整個中國數字經濟來說,AI+BI的發展空間是廣闊的。

  一方面,AI技術發展是新一次的科技革命。AIGC的興起,不僅幫助企業更好地從數據中獲取價值,更是改變了BI廠商的生產效率。從BI到AI+BI,就像從鏟子到挖掘機。

  另一方面,數字經濟毫無疑問擁有確定性的機遇。目前,我國數字經濟規模超過50萬億元,總量穩居世界第二。根據財部的《企業數據資源相關會計處理暫行》《關于加強數據資產管理的》等,2024年成為數據資源進入企業財務報表的元年。同時,數字基礎設施建設與產業數字生態將進一步融合。2024年,預計數據基礎設施建設在全國將遍地開花。

  因此,對于2024年及往后的一段時間,Smartbi圍繞著AI+BI制定了兩個發展階段,以開采數字經濟的"黃金礦"。

  第一個階段是讓BI實現對話式,幫助企業數字化轉型。具體來看,Smartbi從自然語言查詢開始,到能做歸因、深度洞察以及,再然后能夠自動針對業務問題生成整個診斷報告。讓對話式大模型版本越來越易用的同時,能力越來越深入。

  第二個階段則是以AIGC和指標體系提升BI項目交付效率。對此,吳華夫表示,"未來,我們要用AI為客戶自動生成定制化的BI系統,把一個BI項目交付周期從三個月到半年變成三天到六天。我們‘AI+BI’的未來其實是可快速生成符合企業定制化的BI系統,AIGC在企業服務領域將從生成圖片、語音進化到生成BI系統。"

  

從技術走向應用,思邁特發布對話式分析大模型版本!(圖6)


  這兩個發展階段的規劃,是基于思邁特軟件對BI市場未來機會的洞察:

  隨著AI降低使用門檻,頭部市場客戶使用BI的群體不斷擴大。大企業里面業務人員構成是多樣化的,有些人會使用編程語言,有些人會用Excel,有些人會"拖拉拽",也有些人沒有接觸過數字工具。讓數據驅動科學的業務決策并不簡單,而今天AIGC更使得人人使用成為可能。BI進入對話式階段后,能夠擴大用戶群體。

  隨著交付效率提升,中腰部市場將成為新的藍海。原來沒有AIGC,沒有指標體系的時候,BI項目交付周期長,成本高,吳華夫判斷,當Smartbi在AI+BI結合應用來到第二個階段,AI自動生成BI系統,對整個中國腰部市場來說會是一個巨大的變化,將打開中腰部市場的增量空間。

  隨著數字技術加速向傳統產業滲透,BI市場里的一個長期機遇正在形成。比如,傳統制造業。對此,吳華夫指出:"未來的話,我覺得制造業的轉型是重要的部分,因為制造業是立國根本。它的信息化水平比金融運營商落后很多,我覺得這個是很明顯、看得見的趨勢。"

  不過,正是基于整個數字經濟市場發展的不均衡,他也認為,想全部做完(數字化),可能要5年到10年甚至更長的周期。

  "BI市場仍然是一個供給側定義的市場。"廠商通過"AI+"驅動業務發展,提升業務效率,拉開了BI行業新成長周期的大幕。

   廣告

打賞

取消

感謝您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掃碼支持
掃碼打賞,你說多少就多少

打開支付寶掃一掃,即可進行掃碼打賞哦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

欄目分類
Copyright ? 2021 早報網 版權所有
蘇ICP備2024138443號

蘇公網安備32130202081338號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早報網觀點。如您發現內容涉嫌侵權違法立即與我們聯系客服 106291126@qq.com 對其相關內容進行刪除。
早報網登載文章只用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早報網》官方網站:www.m.shengcaiquan.cn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To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岱山县| 光泽县| 衡山县| 阳原县| 西吉县| 苍梧县| 壶关县| 铁力市| 梅州市| 海丰县| 兴义市| 呈贡县| 华亭县| 香格里拉县| 花垣县| 韩城市| 赤水市| 长葛市| 五寨县| 贵南县| 南召县| 锡林郭勒盟| 湾仔区| 大渡口区| 长乐市| 秀山| 浙江省| 盐津县| 萝北县| 阳春市| 石景山区| 高唐县| 青川县| 乌兰浩特市| 通海县| 噶尔县| 娄烦县| 广宗县| 台安县| 河北省| 天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