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特寫:“不打烊”的臺灣夜市
中新網寧波2月13日電(記者 林波)銅鑼燒、蚵仔煎、大腸包小腸……春節期間,漫步在浙江寧波象山影視城的“東裕臺灣夜市”,民眾可以品嘗到原汁原味的“臺灣風味”。
春節“不打烊”是臺胞吳志偉的別樣過節方式。作為東裕臺灣夜市負責人,從寧波市鄞州區來到象山縣,吳志偉受邀帶著十余位來自臺灣的小吃業從業人員,將該夜市“搬”到象山影視城。
“今年春節在大陸過年。”63歲的陳龍玉來自臺灣高雄,是蚵仔煎攤位的負責人,大家親切地稱呼他為“阿龍伯”。
將拌好的海蠣倒入鍋中,用鍋鏟快速攤平,一面煎至焦香后再翻面煎另一面,兩面煎至焦黃,再放入蔬菜……在阿龍伯的手中,鍋鏟飛速轉動,一盤蚵仔煎火熱出爐。
“蚵仔煎是臺灣的傳統小吃之一,很高興能在春節期間為大家提供這個菜品。”阿龍伯告訴記者,2月10日至25日,他都在象山影視城“擺攤”,大家也很喜歡他帶來的這道美食。
春節假期無疑為象山影視城帶來了諸多客流,從上午到下午,阿龍伯的蚵仔煎攤位也跟隨影視城的節奏忙碌起來。
當日,記者在現場注意到,公共餐桌上座無虛席,還有些許客人正在小吃攤前排隊等候,“阿龍伯”的蚵仔煎可以說是每桌客人必點單品。
“這是我們第三年受邀到象山影視城出攤。”吳志偉出生于臺灣臺北寧夏夜市附近,自小伴著當地夜市的氤氳香氣長大。2021年,受朋友邀請,吳志偉來到寧波,打造了正宗的“臺灣夜市”一條街――“東裕臺灣夜市”。
如今,在這條夜市上,已吸引了近20位臺胞“登陸”開店。
“每年,我們都會去各地交流,將臺灣小吃帶到各地。”吳志偉表示,在過去的時間里,他和團隊成員曾到訪蘇州、廈門等地,讓更多人品嘗到原汁原味的臺灣小吃,也為“登陸”臺胞創業創新提供發展平臺。
“春節假期可以說是我們小吃業的一個旺季,很多臺胞選擇抓住這個機遇,靠勤勞的雙手獲得收入。”在大陸打拼了十余年,吳志偉深知創業的不易,為此他也積極與各地對接,為臺胞們提供更多發展機遇。
“除了臺灣刨冰外,這次我們還帶來了大腸包小腸等美食。”已至耄耋之年的臺胞吳麗民正在攤位中烤香腸。這個春節她和其他人一樣,選擇在大陸過春節。
“在忙碌中感受春節的活力。”吳麗民認為,在大陸創業為她的老年生活“增色”不少,不僅有自己的事業,更有老鄉為伴,可以說“此心安處是吾鄉”。
在這個“不打烊”的春節里,越是忙碌,越是充實,這是他們的共識。
“一天的營業結束后,我們回到住的地方也會‘圍爐’聚餐,分享一天的收獲。”吳志偉表示,“登陸”打拼的臺胞們把彼此當做家人,一起拼事業,也一起分享溫暖。(完)
隨便看看: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