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至,熬出濃濃甜蜜“煙火氣” 新年氛圍感已“拉滿”
央視網消息:2月2日是臘月二十三,趕大集、備年貨、看展演,張燈結彩的街市、熙熙攘攘的人群,處處洋溢著濃濃的年味。
河北:張燈結彩迎春節 熱鬧喜慶備年貨
在河北張家口涿鹿縣,首屆新春年貨節以鼓樓為中心打造了古韻特色街區,街道兩旁張燈結彩,街道上舞龍、鑼鼓等表演精彩紛呈。
石家莊市各個年貨大集也熱鬧了起來,琳瑯滿目的年貨和精彩的非遺表演,吸引了不少市民前來感受濃濃的年味。
山西臨汾:年宵花品種多 進入銷售旺季
山西臨汾的多家大型花卉市場,年宵花購銷兩旺。色彩嬌艷的蝴蝶蘭、翠綠優雅的綠色盆景、造型新穎的多肉植物,讓不少前來選購的消費者挑花了眼。
渝鄂兩地辦“村晚” 古寨年味濃
在重慶黔江區和湖北咸豐縣交界的土苗山寨,兩地村民用自編自導自演的“村晚”,迎接新春佳節。除了歌曲和舞蹈,還有原汁原味的民俗表演。
天津:盤頭迎新年 “盤”出精氣神
在天津,為了迎接新年到來,不少女士會盤個漂亮的發型,寓意新的一年平安順遂、事業興旺。
“農貨進城,海鮮下鄉” 南北方口味融合
在美團外賣平臺上,年貨美食里最受歡迎的餐品之一就是年糕。由于疊加了熱門影視作品的“種草”效應,年糕銷量同比2023年增長了46%。
除了傳統美食,“農貨進城,海鮮下鄉”成為消費者置辦年貨的趨勢。拼多多數據顯示,縣域及鄉村地區的海鮮訂單占比34.8%,超過北上廣等一線、新一線城市的23.6%。大蝦、鮑魚、帶魚等優質海鮮被端上鄉村年夜飯的餐桌。
同時,南北方年夜飯口味融合的趨勢更加明顯,南方地區哈爾濱紅腸線上銷量已經超過北方。紅腸訂單量從省份來看,廣東第一;從城市來看,上海第一。而金華火腿、廣式臘腸也被端上北方餐桌。年輕群體成為老字號品牌名吃的消費主力,并推動哈肉聯、稻香村等老字號品牌銷量持續增長。
傳統手藝制糖 熬出濃濃年味兒
2月2日是北方小年。在山西,造型不同的芝麻糖和糖瓜是傳統必備美食。
在山西芮城,制作芝麻糖已有上百年的歷史。在一家芝麻糖加工車間,早晨7點多,制糖師傅們就開始制作糖稀,熬制好的糖稀在鍋里不斷翻滾,隨后的工序更加關鍵,拉糖、切糖要一氣呵成,芝麻糖才能色香味俱佳。
在山西呂梁,每逢小年,做糖瓜、吃糖瓜也是家家戶戶必不可少的。糖瓜與芝麻糖口感類似,但制作工藝有所不同,糖瓜是將黃米和麥芽熬制成漿,再經過拉制、踩壓、切片等工序制成。
隨便看看: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