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小年的N種方式!
二十三送灶,二十四迎儺、打塵埃,二十五接玉皇,二十七祭春牛,二十八剪窗花,二十九迎門神,寫春聯,歲除進入倒計時。
今天,是北方的小年。作為春節的序曲,小年通常被視作忙年的開始,家家戶戶高高興興準備年貨、打掃屋子。
小年的日期
對過小年的日期,古代有“官三民四船五”的說法,意思就是官家的小年是臘月二十三,百姓家的是臘月二十四,而水上人家則是臘月二十五。
有說法稱,傳統上的小年是在臘月二十四,因清朝中后期帝王家提前一天在臘月二十三拜灶王爺,北方地區百姓隨之效仿,也提前一天在臘月二十三過小年。
后來,隨著時間推移,北方地區逐漸以臘月二十三為小年,南方地區則多半把臘月二十四定為小年。
小年日期的不一致,也側面說明了中國傳統民俗文化的豐富性和多樣性。
小年的習俗
打開小年的N種方式
當小年遇上雪
當小年與雪相遇,紅色燈籠和皚皚白雪相映,堆雪人、打雪仗,活力滿滿迎新年!
當趕路人遇上小年
如果今天你還在旅途中奔波,沒關系,高鐵上也能體驗別樣“年味”。每年高鐵的乘務員都會精心裝飾車廂,旅客在乘務員的帶領下踴躍參加豐富多彩的趣味活動,還能領取到紀念品,冬日的車廂內洋溢著祥和喜慶的節日氛圍。
當戍邊民警遇上小年
18歲那年,陳瑜從湖南來到云南西雙版納。
1858公里,是中老邊境勐潤村到湖南隆回縣的距離,也是他朝朝暮暮思念家人的距離。
19年來,他對工作勤勉敬業,社區走訪、執法辦案、巡邏邊境……因每一項工作都得到轄區老百姓的認可,他被鄉親們親切地稱為“老陳”。
去年小年,記者采訪陳瑜的時候,他和平時一樣在轄區走訪和邊境踏查。“今天是小年,咱們邊境踏查的主要任務就是掃塵,讓界碑干干凈凈地過小年。”陳瑜邊說邊囑咐大家帶上清水、抹布。
頂著烈日,攀峭壁,淌河水,跋高山,汗水浸透衣衫,但民警們舉著國旗的手臂從未放下,巡邏邊境的腳步從未停下。徒步兩個多小時后,陳瑜和民警們終于到達中老42-1號界碑。經過仔細擦拭,界碑煥然一新。
去年陳瑜沒能回家過年。在視頻那頭的女兒雖然不開心,但也體諒爸爸工作辛苦,用稚嫩的聲音安慰他“一家不圓萬家圓”。
在這條漫漫守邊路上,陳瑜無數次帶領隊伍行走在邊境巡邏路上。一直以來,陳瑜和移民管理警察們,用信仰之光照亮巡邊道路,守護邊境每一寸土地山河。希望今年,他能回家和親人團聚。
當外國朋友遇上小年
對于外國朋友來說,小年是體味“入鄉隨俗”的絕佳機會。隨著春節臨近,很多留學生齊聚一堂,投壺、做福袋、寫對聯......沉浸式體驗中國春節傳統習俗,感受中國傳統文化魅力。
(中新社微信公眾號)
隨便看看: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