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地圖 - 關于我們
您的當前位置: 首頁 > 業界 > 分析 正文

黨建引領鄉村振興奏響新樂章

作者:網絡 時間:2024-01-31 09:25 點擊:
導讀: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歸根結底要靠黨的領導。一年來,江西省萍鄉市湘東區東橋鎮堅持黨建引領,積極探索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路徑,扎實有序做好鄉村發展、鄉村建設重點工作,念好“山水經”,走好富民路,推動鄉村振興不斷取得新進展、農村高質量發展邁出新步伐。

  育頭雁 強堡壘 村級運轉更加順暢高效

  鄉村振興,關鍵在人、關鍵在干。江西省萍鄉市湘東區東橋鎮緊緊抓住農村黨組織書記這個“關鍵少數”,抓配套、緊銜接、搞培訓、強監督,用好、用活集體資產資源,做好村級運轉文章,推動村委班子擼起袖子加油干。

  一是配強村黨組織書記。把政治標準放在首位,突出“雙好雙強”,堅持好中選好、優中選優,配強18個行政村黨組織書記。把村黨組織書記納入干部教育培訓,堅持按需培訓、分類施教,構建“小班式、差異化”培育機制,圍繞村集體增收、基層治理、精神文明建設等內容每月開展1次輪訓,持續提升村黨組織書記政策水平和業務能力。二是用好村黨組織第一書記。充分整合第一書記、派出單位和幫扶結對單位優勢,創新成立第一書記聯盟,建立定期輪訓機制,建立村級需求清單、派出單位資源清單,通過支部聯建聚合力、教育聯辦激活力、發展聯促挖潛力、成效聯評增動力,助力經濟薄弱村實現消薄。三是加強村干部“源頭活水”。注重從大中專畢業生、退役軍人、返鄉創業青年、致富能手、種養大戶中培養選拔村干部。四是深化行政村管理體制改革,落實黨委和政府負責同志鄉村振興聯系點制度。堅持常態化整頓軟弱渙散村黨組織,推動補齊短板,實現華麗蝶變。實行鎮領導干部包干整轉,統籌整合各方面力量和資源,由黨建部門包軟村、經濟部門包窮村、政法部門包亂村。組織力量不定時入村查找短板,及時為軟弱渙散村找準病灶、開好藥方。

  夯基礎 強保障 廣袤鄉村迸發強大活力

  治理有效是鄉村振興的重要保障。江西省萍鄉市湘東區東橋鎮堅持改革思維和全面從嚴導向,緊緊圍繞治理有效目標,用規范提升鄉村治理的硬實力,用服務提升軟實力,用自治提升內生力,迸發鄉村振興“新活力”。

  一是以規范促治理。健全“小微權力清單”,細化村級重大事項決策、村級事務“票決制”等工作流程,推行村級重大事項鎮黨委前置審核、村黨組織書記重大事項報告制度,抓早抓小、防微杜漸。二是以服務促治理。實行“多網合一”,對村級網格進行整合,按照“戶數適度、條塊結合,精準服務、無縫覆蓋”的原則,把人、事、地、物等要素納入治理“一張網”,健全閉環處置和激勵考評管理機制,做到精準化、精細化、精致化管理服務,提升群眾滿意度。三是以自治促治理。以自治為基,完善村民議事會、理事會、監督委員會等自治載體,創新共商、共建、共管、共評、共享的“微治理”模式,“屋場貼心會”“新風夜話”等民主議事形式不斷涌現。推行文明積分制管理,通過將積分超市與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等工作相結合,不斷激發村民群眾向上向善的內生動力。

  聚合力 促發展 多村聯創壯大集體經濟

  推動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有效抓手。江西省萍鄉市湘東區東橋鎮黨委以聯村黨總支為抓手,聚焦“削薄、擴量、提質”目標,創新探索實施“多村聯創”機制,實現村集體經濟“換擋提速”。

  一是成立扶持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工作領導小組,實行書記、鎮長雙組長“包鎮走村入戶”,集體經濟專班包聯機制(即業務分管領導、駐村班子、項目辦三方包聯),鎮村組三方聯動的“2+3+3”運行機制,為各村集體經濟發展找準路徑;二是充分發揮“資源聯用、發展聯動、管理聯促”三聯作用,對產業相同、地域相近的村開展片區聯村共建,采取項目打捆使用、土地規模流轉、產業連片開發等方式,整合各村土地、資金等生產要素,在生產、管理、銷售等鏈條上實現一體發展,目前已建設萬畝連片產業2個,千畝連片產業項目3個,百畝連片產業7個。三是借助贛湘邊區域優勢,創建“抱團”投資的跨區域聯建強村項目,建立贛湘融合村集體投資發展公司,以股份合作的形式突破區域限制,盤活部分偏僻村資產、資源,使村集體經濟相對薄弱的村獲得新的增長動能。

  興產業 幫致富 東橋鄉親澆灌“共富”之花

  鄉村要振興,產業先振興。江西省萍鄉市湘東區東橋鎮立足資源稟賦、發揮獨特優勢,發掘、放大、做強優勢產業,孵化、激活、帶動特色產業,以油菜、藤茶“兩個萬畝”和香芋、油茶、藍莓、茶樹菇、白蓮“五個千畝”產業為中心點,串點成線、連線成面,推動創富“共同體”發展。

  一是拓寬增收路徑。實施“強村富民”工程,推行資產盤活、精深加工、村企共建、飛地經濟等產業強村“十條路徑”,增強村級自身“造血”功能。盤活村級建設用地、空閑廠房等資產,以招募合作、集體自營等形式成立村辦企業10余家。通過資金、土地入股參與年底分紅,使村民實現雙倍增收致富。二是發展特色產業。立足我鎮特色產業優勢,聚焦“一村一品”,引入鄉賢資源,通過聯企、聯村、聯農,吸引各類要素和資本集聚到村,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實現優勢產業效益最大化。三是依托邊山翡翠谷、萬畝油菜花、草市“小桂林”、厚田老虎山等優質、豐富的文化旅游資源優勢,發展徒步、賞花、農產品銷售同步推進的農旅經濟,帶動就業600余人,村民人均增收2萬余元。四是創新黨員“雙培雙帶”機制,把黨員培養成致富帶頭人,把致富帶頭人中的先進分子培養成黨員,黨員帶領群眾共同發展,黨組織帶領致富帶頭人不斷進步,為鄉村產業發展提供可靠力量。(黃雨欣)

打賞

取消

感謝您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掃碼支持
掃碼打賞,你說多少就多少

打開支付寶掃一掃,即可進行掃碼打賞哦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

欄目分類
Copyright ? 2021 早報網 版權所有
蘇ICP備2024138443號

蘇公網安備32130202081338號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早報網觀點。如您發現內容涉嫌侵權違法立即與我們聯系客服 106291126@qq.com 對其相關內容進行刪除。
早報網登載文章只用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早報網》官方網站:www.m.shengcaiquan.cn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To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二连浩特市| 合肥市| 台湾省| 望城县| 宝山区| 华亭县| 松溪县| 华阴市| 扎赉特旗| 沂水县| 休宁县| 鄂州市| 浦北县| 琼海市| 内江市| 兴义市| 绵阳市| 洛宁县| 南昌市| 宁河县| 灌云县| 深水埗区| 布尔津县| 沾益县| 瓮安县| 大冶市| 扬中市| 凉山| 巨野县| 霍州市| 湖南省| 琼中| 宁远县| 尖扎县| 北海市| 岐山县| 永济市| 阿拉善右旗| 蓝田县| 贡觉县| 阿合奇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