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地圖 - 關于我們
您的當前位置: 首頁 > 業界 > 分析 正文

如何看待新中式穿著講究與忌諱?

作者:網絡 時間:2024-01-31 07:28 點擊:
導讀:

  

  傳統服飾中,扣子并不是一開始就有的。古人多用兩根繩子或絲帶來系結,到元代才出現圓頭紐扣。

  

  “交領右衽”是漢服改良變革中穩定保持的樣式,這和古代陰陽之說有關,“左為天為陽,右為地為陰”。

  臨近春節,不少人購買新中式服裝,不過網絡上流傳的“新中式穿著講究”科普嚇壞了消費者。不少人一本正經介紹傳統服飾中扣子奇數吉、偶數不吉,有消費者甚至特意將新買的衣服扣子剪掉,湊成奇數。

  真有這么多講究嗎?

  不以單雙數論兇吉

  隨著“新中式”年服流行,年服禁忌等話題重新在社交媒體上引發關注。前幾天,某主播在直播間上架的一件新中式衣服引起爭議,這件衣服上是雙數盤扣,被不少人批評“一點都不尊重傳統文化”。

  其實,傳統服飾中,扣子并不是一開始就有的。上海工藝美術職業學院非遺理論與應用研究中心研究員方云介紹,古人多用兩根繩子或絲帶來系結,到元代才出現圓頭紐扣,經明代發展直至清代,紐扣才開始普及。

  是否如不少網友所言,穿雙數扣子的服裝就是壞了規矩?方云介紹,在民間有部分區域的觀念認為,衣服上的扣子不能用雙數,因為有“四六不懂”和“四六不成材”的說法。“中國人自古以來的確有數字觀念與崇拜,但不能簡單以單數吉、雙數兇而論。在中國服飾歷代變革演進過程中,紐扣形制以及數量一直在變化,并未有證據顯示固定為單數或雙數。”

  至于服裝中左衽、右衽的爭議,同樣需要放在傳統形制的概念下去理解。

  方云介紹,中國古代服飾形制多是胸前交領,衽,也就是衣襟,左前襟掩向右腋系帶,將右襟掩覆于內,稱右衽,反之稱左衽。

  在春秋戰國時期,服飾的“左衽”與“右衽”成了人們區分不同地區、不同民族的一個顯著標志。如《論語?憲問》:“微管仲,吾其被發左衽矣。”《戰國策?趙策二》:“被發、文身、錯臂、左衽,甌越之民也。”可見,“右衽”是中原地區華夏民族服飾的重要標志,而“左衽”則成了一些少數民族的服飾特色。

  “交領右衽”是漢服改良變革中穩定保持的樣式,這和古代陰陽之說有關,“左為天為陽,右為地為陰”,遵循自然法則,左襟蓋右襟,天和陽在上,地和陰在下。《禮記?喪大記》中有這樣的文字:“小斂大斂,祭服不倒,皆左衽,結絞不紐。”即表明在世者交領右衽,便于右手解開;逝者交領左衽,永不解開,從此安息長眠。不過,那時死者的衣服不用布紐,而是使用細布帶。

  “從漢服形制來看,關于左衽、右衽有明確記錄,可以探討,但僅從禁忌角度來談,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在方云看來,現代服飾規制沒有那么嚴謹,尤其新中式帶有設計上的創新意識,不必摹古。

  “其實,大部分人只是純粹喜歡這件衣服的樣式、花紋或形制。”對于穿衣要不要講究形制與忌諱,電視劇造型指導王海婷覺得見仁見智,享受服裝之美也是值得提倡的。

  穿衣顯示美就好

  方云建議,大眾購買新中式服裝,應以美觀、實用為主,不必為陳舊觀念束縛,“隨著科技進步,衣服扣子的數量也在逐漸減少。一些服裝甚至不需要扣子就可以保持固定。這種技術的出現不僅簡化了穿著方式,也提供了更多時尚選擇。”

  不過,在王海婷看來,傳統服飾在影視劇或大眾媒介上進行適當的科普或傳統知識的普及,也存在一定必要。比如,涉及古裝劇的造型設計時,基礎形制規范一定要遵循當時的時代背景,不能抹除時代的服飾特征。她表示,對普通人的穿衣來說,只要個人喜歡或能顯示美就好。“如果因為對漢服或新中式感興趣,進而深入了解服裝形制,也是一個很好的現象。”本報記者 鐘菡 張熠

打賞

取消

感謝您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掃碼支持
掃碼打賞,你說多少就多少

打開支付寶掃一掃,即可進行掃碼打賞哦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

欄目分類
Copyright ? 2021 早報網 版權所有
蘇ICP備2024138443號

蘇公網安備32130202081338號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早報網觀點。如您發現內容涉嫌侵權違法立即與我們聯系客服 106291126@qq.com 對其相關內容進行刪除。
早報網登載文章只用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早報網》官方網站:www.m.shengcaiquan.cn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To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民丰县| 文化| 伊川县| 库伦旗| 兴文县| 巴塘县| 商河县| 卢龙县| 托里县| 宜章县| 柞水县| 宁城县| 永嘉县| 潜山县| 信阳市| 邵武市| 湖北省| 临高县| 遂宁市| 九江县| 池州市| 清河县| 星座| 蒙自县| 蒙山县| 禹城市| 铜山县| 竹北市| 丹江口市| 台州市| 巩留县| 濉溪县| 荔波县| 沧州市| 平潭县| 达州市| 遵化市| 齐齐哈尔市| 天峻县| 贺兰县| 灵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