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地圖 - 關于我們
您的當前位置: 首頁 > 業界 > 分析 正文

【詩畫江南迎亞運】中國京杭大運河博物館文化和城市建設成果引人流連

作者:admin 時間:2023-09-18 21:45 點擊:
導讀:

  光明網訊 中國大運河是世界上最長、最古老的人工水道。9月18日,記者來到煥新升級的中國京杭大運河博物館感受運河文化。升級后的博物館新增大運河與杭州城市建設發展關聯展區,將杭州作為運河促進城市發展的典型案例,說明運河對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的巨大作用。新展覽還介紹了近三十年運河杭州段綜保過程的成就,展示了運河保護的杭州樣板。(光明日報記者 劉習 光明網記者 潘迪)

【詩畫江南迎亞運】中國京杭大運河博物館文化和城市建設成果引人流連(圖1)

  2023年9月18日,游客在中國京杭大運河博物館參觀。(光明網記者 潘迪攝/光明圖片)

【詩畫江南迎亞運】中國京杭大運河博物館文化和城市建設成果引人流連(圖2)

  2023年9月18日,游客在中國京杭大運河博物館參觀。(光明網記者 潘迪攝/光明圖片)

【詩畫江南迎亞運】中國京杭大運河博物館文化和城市建設成果引人流連(圖3)

  2023年9月18日,游客在中國京杭大運河博物館參觀。(光明網記者 潘迪攝/光明圖片)

【詩畫江南迎亞運】中國京杭大運河博物館文化和城市建設成果引人流連(圖4)

  2023年9月18日,游客在中國京杭大運河博物館參觀。(光明網記者 潘迪攝/光明圖片)

【詩畫江南迎亞運】中國京杭大運河博物館文化和城市建設成果引人流連(圖5)

  2023年9月18日,游客在中國京杭大運河博物館參觀模型。(光明網記者 潘迪攝/光明圖片)

【詩畫江南迎亞運】中國京杭大運河博物館文化和城市建設成果引人流連(圖6)

  2023年9月18日,游客在中國京杭大運河博物館參觀。(光明網記者 潘迪攝/光明圖片)

【詩畫江南迎亞運】中國京杭大運河博物館文化和城市建設成果引人流連(圖7)

  2023年9月18日,游客在中國京杭大運河博物館參觀。(光明網記者 潘迪攝/光明圖片)

  責編:秦雅楠

打賞

取消

感謝您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掃碼支持
掃碼打賞,你說多少就多少

打開支付寶掃一掃,即可進行掃碼打賞哦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

欄目分類
Copyright ? 2021 早報網 版權所有
蘇ICP備2024138443號

蘇公網安備32130202081338號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早報網觀點。如您發現內容涉嫌侵權違法立即與我們聯系客服 106291126@qq.com 對其相關內容進行刪除。
早報網登載文章只用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早報網》官方網站:www.m.shengcaiquan.cn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To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通山县| 台前县| 宁远县| 乌苏市| 苏尼特左旗| 石渠县| 章丘市| 万州区| 渝北区| 曲靖市| 大荔县| 志丹县| 剑河县| 昭平县| 仪陇县| 虞城县| 遂川县| 孝义市| 朝阳区| 罗平县| 句容市| 屏东市| 泸州市| 宿迁市| 科技| 分宜县| 沙湾县| 五指山市| 镇江市| 大荔县| 孝义市| 汨罗市| 喀什市| 正定县| 松江区| 桐柏县| 遂溪县| 桂平市| 安乡县| 天柱县| 松滋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