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地圖 - 關于我們
您的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資訊 正文

青海高原“小三亞”:生態黃河、璀璨非遺引客來

作者:早報網 時間:2023-04-30 08:28 點擊:
導讀:

  中新網青海尖扎4月30日電 題:青海高原“小三亞”:生態黃河、璀璨非遺引客來

  中新網記者 張添福

  “沉寂了許久,今年五一小長假,德吉景區終于迎來開門紅,”奧松多杰說,“根據市場表現來看,景區‘開門紅’的效果甚至好于預期。我們對今年的文旅發展充滿期待。”

  4月29日,坐落于黃河岸邊、享有高原“小三亞”美譽的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尖扎縣德吉景區,迎來2023年開園的好日子。

  藏族服飾秀、非遺精品展、藏餐、黃河生態體驗、傳統民宿……作為尖扎德吉旅游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奧松多杰說,景區精心準備多項文旅事項,成為“小三亞”帶給游客的開園禮物。

  說起德吉,堪稱當地易地扶貧搬遷與文化旅游融合的佼佼者。

  尖扎縣文體旅游廣電局副局長馬忠倉介紹,2016年9月,尖扎縣開始將生存條件惡劣、基礎設施嚴重滯后的7個鄉鎮30個村的農牧戶251戶946人,易地扶貧搬遷至地理位置優越的黃河岸邊,取名德吉(藏語,意為幸福)村。

  曾經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如今,德吉村民“山上問題,山下解決”,深挖優勢潛力、整合生產要素,積極探索以鄉村旅游為龍頭,特色農業、文化、光伏等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的發展之路,實現搬遷民眾穩得住、能致富,做到“安身”又“安心”。

  引進快艇、游艇,打造兒童樂園,開發特色民宿和餐飲……奧松多杰說,尖扎德吉旅游開發有限公司開始運營德吉景區以來,全方位打造游、購、娛、吃、住、行,力圖將德吉打造成為黃河岸邊有口皆碑的文旅品牌。

  關門是家,開門是景。奧松多杰說,德吉村民除了從景區固定分紅外,景區大部分員工來自德吉村民之中,從最低的工資2000元,到一些重點崗位工資達萬元,“村民”成“員工”,大家伙有了家門口的事業。

  作為3A級景區,開園當日,德吉免門票,之后門票固定為10元。奧松多杰說,希望以這樣的低門票方式,保持景區熱度,帶動尖扎縣旅游業發展。

  五谷畫、唐卡、藏族服飾、“五彩神箭”非遺產品……在德吉景區,當地璀璨的非遺產品引得游客駐足。

  尖扎縣文化館館長扎西才旦說,該縣鄉鎮地處牧業區、半農半牧區和農業區,當地非遺產品也頗具特色,而且跟黃河文化深度融和。

  “現在,在很多非遺傳承人意識里,非遺產品已經成為他們走向鄉村振興和共同富裕的一把金鑰匙。”扎西才旦說,當地非遺產品在走進生活、服務生活方面,傳承人們花了很多心思。

  尖扎是“中國民族射箭運動之鄉”。在德吉景區,依據“五彩神箭”木箭制作省級非遺而研發的桌面擺飾、木盤子、U盤、發簪、筆、飛鏢、掛件等,成為游客“打卡”景區之后,購物留念的新選擇。

  “十三五”以來,尖扎縣文化旅游投資達25.67億元,年均增長率20.15%。坎布拉運動休閑小鎮等114余項文旅項目全面實施,“黃河民宿第一村”、云邊漫步帳篷家度假村等28個鄉村文化旅游景點爭奇斗艷,鄉村文化游、黃河廊道游等6條經典旅游環線連景成串,“五彩神箭國際民族傳統射箭邀請賽”“黃河國際鐵人三項”等多個知名文旅賽事盛大舉行,德吉村、來玉村等7個村被評為全國、全省鄉村旅游重點村,旅游觀光、文化體驗、休閑度假、體育競技、禪修養生的多種旅游發展格局正在形成。(完)

打賞

取消

感謝您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掃碼支持
掃碼打賞,你說多少就多少

打開支付寶掃一掃,即可進行掃碼打賞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

Copyright ? 2021 早報網 版權所有
蘇ICP備2024138443號

蘇公網安備32130202081338號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早報網觀點。如您發現內容涉嫌侵權違法立即與我們聯系客服 106291126@qq.com 對其相關內容進行刪除。
早報網登載文章只用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早報網》官方網站:www.m.shengcaiquan.cn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To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松潘县| 青海省| 华蓥市| 科技| 温州市| 娄底市| 揭阳市| 舒城县| 施秉县| 平阴县| 托里县| 交口县| 雅江县| 东兰县| 班戈县| 斗六市| 石楼县| 钟山县| 临泽县| 锦屏县| 湄潭县| 诏安县| 怀仁县| 肃南| 蓬安县| 陆川县| 法库县| 杭锦旗| 巴楚县| 威远县| 民县| 彰化市| 墨竹工卡县| 比如县| 宁德市| 青川县| 嘉黎县| 东乌| 霍邱县| 凤山县| 黔江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