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會說話 深度講述長安與絲綢之路——西安國家版本館專場活動圓滿落幕
2024年11月13日上午10時,由西安市文物局和西安國家版本館聯合主辦的《文物會說話系列大講堂》西安國家版本館專場講座在文濟閣演播廳如期舉行,此次活動也是西安國家版本館第9期文濟講座。在這里我們以文物為媒,傳承歷史,連接未來,讓沉睡千年的文物“開口說話”,講述西安的輝煌歷史與燦爛文化。來自西北工業大學的260余名學子齊聚一堂,共同聆聽并探討了關于長安與絲綢之路的輝煌故事。
西安國家版本館,這座集版本資源保藏、展示、研究與交流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場館,不僅是國家文明建設的重要基石,更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標志性文化工程。館內豐富的古籍善本、紅色版本、絲路版本等特色專題庫,涵蓋了絲綢之路沿線國家的圖書版本、電影資料版本、非物質文化遺產版本,以及“長安畫派”、“文學陜軍”、“陜西戲曲”等地方特色版本,為公眾提供了一個深入了解中華文明及其與世界文明交流互鑒的窗口。
本次講座的主題為《長安與絲綢之路》,特邀中國唐史學會理事,中國社會史學會醫療社會史委員會副會長,陜西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于賡哲老師擔任主講嘉賓。于老師以其深厚的學術功底和風趣幽默的講解方式,將聽眾帶入了一個充滿神秘與魅力的歷史世界。他從絲綢對羅馬的影響談起,通過一系列珍貴文物的展示和解讀,生動再現了古代絲綢之路上的商貿往來和文化交融。
講座中,于老師不僅提到了咸陽出土東羅馬金幣、新疆五星出東方利中國漢代織錦護臂等具有極高歷史價值的文物,還深入剖析了大雁塔得名的由來,以及絲綢之路對中國餐桌和音樂的深遠影響。通過風趣詼諧的講解,于老師讓文物真正“活”了起來,讓聽眾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領略到了古代文明的魅力。
新疆五星出東方利中國漢代織錦護臂
(于老師現場詳解得名的由來)
此外,于老師還特別提到了西安國家版本館對于歷史的記錄作用,并延伸到怛羅斯之戰與造紙術的傳播等歷史事件。他強調,版本作為歷史的見證者,不僅承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信息,更是我們連接過去、現在和未來的橋梁。同時,他也介紹了中國對外的文化輸出,如四大發明、農業四大貢獻等,對推動世界文明進步所做出的巨大貢獻。
在講座最后互動的環節中,來自西北工業大學的師生們,積極參與到了互動環節中。學生們在提問環節中表現得尤為活躍,他們對講座內容充滿了濃厚的興趣,紛紛舉手提出自己的疑問和見解。
于老師對于學生們的積極提問一一解答,并且對學生的觀點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討論。這種互動不僅加深了學生們對講座內容的理解,也激發了他們對文化歷史探索的熱情。
在學生熱情的陣陣掌聲中,由西安市文物局和西安國家版本館聯合舉辦的《文物會說話系列大講堂》西安國家版本館專場活動圓滿落下帷幕。這場活動不僅為公眾提供了一次難得的歷史文化盛宴,更為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通過文物這一獨特的媒介,我們得以穿越時空的長廊,感受古代文明的輝煌與繁榮。同時,這次活動也激發了更多人對歷史文化的興趣和熱愛,為推動中華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未來,我們期待《文物會說話系列大講堂》能夠繼續走進更多文博場所、走進博物館、走校園,讓更多人了解并參與到保護和研究文物的行列中來,共同守護和傳承這份寶貴的文化遺產。
隨便看看: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