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門口“算羊賬”,看好戲!
11月5日下午,周至縣終南鎮西大堅村敲鑼打鼓。戲臺下,村民歡笑聲陣陣,戲臺上,“劉陜西”正在掰著指頭算著一本鄉村振興賬。這是2024年度國家藝術基金扶持劇目《算羊賬》又一次送戲下鄉。
《算羊賬》周至演出,受到當地群眾喜愛。
眉戶現代小戲《算羊賬》由青年戲曲編劇王一編劇,青年導演彭馨韻執導,國家二級演員張雅琴及陜西省戲曲研究院“老中青”演員梯隊聯袂演出,講述了兩個大學畢業的青年回村養羊創業,引發的一系列故事。該劇在第九屆陜西省小戲小品大賽中斬獲“優秀劇目獎”等5枚獎項。2024年,入選“國家藝術基金扶持劇目”,也是陜西省本年度唯一一部入選的戲曲類小型舞臺劇。
青年戲曲編劇王一(資料圖)
“戲曲本就是一種群眾文化,扎根于基層。而周至是個戲窩窩,秦嶺最迷人的一段。秦人秦聲秦韻,能到秦嶺這個中華祖脈來演戲,是一種尋根的精神溯源。在接下來的幾個月,我們還將到周邊鄉村、市民舞臺、景區等地演出,希望真正把戲送到最基層。”編劇王一說。
近年來,陜西涌現出一批扎根群眾、記錄時代的現實題材戲劇,受到了廣大戲迷的喜愛。“《算羊賬》源于真實,是鄉村振興的生動寫照。一個女大學生放棄城市繁華的吸引,毅然投身鄉村養羊、開設農場,展現出非凡的勇氣與擔當。希望大家能在其中感受到鄉村振興的蓬勃力量。”導演彭馨韻說。
青年導演彭馨韻(資料圖)
青年演員張雅琴此前已在多部大型劇目擔任主演,也是第三屆陜西戲劇獎“優秀表演獎”的獲得者,她說,“小戲輕裝上陣,是送戲下鄉的輕騎兵。在鄉村演出,能真切和戲迷互動交流,感覺腳在土壤里踩著,很踏實。希望能有更多機會,把好的作品送給戲迷。”張雅琴說。
張雅琴多次帶《算羊賬》進社區、進鄉村表演。
戲曲是中華文化的瑰寶,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和廣泛的影響力,在繁榮群眾文化大舞臺、豐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倡樹文明新風方面發揮著積極作用。2024年,陜西大力促進文藝繁榮發展,提升文藝作品質量,開展青年藝術家創作扶持計劃,推出了一批既具秦風秦韻、又叫好叫座的精品力作。
《算羊賬》在文化街區惠民演出。
此次戲曲進鄉村活動,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將優秀文化送到群眾家門口,讓廣大群眾在享受文化大餐的同時,也真正將文化惠民、服務群眾落到了實處,為促進移風易俗、塑造文明鄉風、推進鄉村振興營造了良好的氛圍。
隨便看看: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