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AIGC!中國科學院發布誠信提醒,推動科研誠信
人工智能飛速發展,AI成為科研工作中的強大助手,在文獻檢索、數據分析、實驗設計等多個環節為學術工作者提供了便利,然而,隨著AIGC技術的廣泛應用,科研誠信問題再次引起學術界重視。近日,中國科學院科研道德委員會公開發布《關于在科研活動中規范使用人工智能技術的誠信提醒》(以下簡稱《誠信提醒》),提醒科研工作者合理、規范使用AIGC,避免誤用和濫用AIGC引發科研誠信風險。
《誠信提醒》涵蓋了從選題調研到成果撰寫的整個科研流程,提出了八條具體的提醒,強調了在使用AIGC等技術時,科研人員和學生應遵循誠實、透明、負責任的原則。這些提醒包括:在使用AIGC等技術時,必須對其真實性、準確性、可靠性進行辨識;在申報材料撰寫時,應全面如實聲明AIGC使用情況;在數據收集和使用時,反對將AIGC數據作為實驗數據;在成果撰寫時,反對將AIGC作為核心創新成果;在科研活動中,反對未加聲明直接使用AIGC等。
中國科學院八條提醒不僅為科研人員和學生提供了明確的指導,也強調了在使用AIGC時必須遵守的學術規范。萬方檢測作為國內主流的文獻相似性檢測技術軟件,也于近期推出了AIGC檢測服務。
依托萬方科研誠信服務平臺,萬方檢測采用先進的AIGC文本識別深度學習模型,利用神經網絡的強大表達能力,判斷人機生成文本之間的差異,準確識別科技論文中AI生成內容,檢測論文是否直接由AI撰寫。適用于所有目前市面主流模型生成的中文、英文、中英文混合文本檢測。
此外,萬方檢測的操作流程簡便易用,支持24小時自助檢查,用戶只需上傳文檔,系統便可以實現海量學術文獻數據全文比對,為用戶提供精準詳實的相似性檢測結果,呈現多版本、多維度的檢測報告,已成為深受科研管理、教育教學、出版發行、人事管理等各領域的學術個體或學術機構信賴的查重平臺。
再次提醒各位科研工作者:強大的AIGC可以作為科研輔助,但每位科研學術工作者都應端正態度,規范使用AIGC,確保研究內容原創性和真實性,推動科研創新!
隨便看看: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