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地圖 - 關于我們
您的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資訊 正文

圳興鄉村”會客廳第二期|科技賦能鄉村振興 智慧農業引領未來——數智農業專場活動成功舉辦

作者:網絡 時間:2024-10-12 10:53 點擊:
導讀:9月25日,“圳興鄉村”會客廳第二期·科技賦能鄉村振興,智慧農業引領未來——數智農業專場直播活動在深圳市數字農業促進會展館成功舉辦。

  9月25日,“圳興鄉村”會客廳第二期·科技賦能鄉村振興,智慧農業引領未來——數智農業專場直播活動在深圳市數字農業促進會展館成功舉辦。本場直播活動由深圳市鄉村振興和協作交流局主辦,深圳廣播電影電視集團承辦,深圳市數字農業促進會、深圳市豐農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協辦。智慧農業行業專家學者、企業代表等近100人現場觀看,各地深圳對口幫扶協作前方指揮部、各地駐深辦代表、駐深干部等通過線上進行觀看。本場“數智農業”專場通過智慧農業行業專家學者的直播對話,就深圳智慧農業未來的發展方向和路徑,智慧農業如何成為深圳農業新質生產力高速發展的重要驅動力,以及深圳企業在智慧農業領域的布局和深耕發展策略等話題展開深度探討。

image.png

  為了能更好地科技賦能,讓鄉村振興向“新”提“質”。本次直播活動邀請了華大集團執行董事、戰略委員會主任、黑龍江北大荒研究院院長梅永紅,中山大學農學院原院長、河南農業大學原副校長、現任中山大學首屆研究生教育督導、青年教師科研指導專家譚金芳,中國農業科學院柑桔研究所二級研究員、深圳市數字農業促進會會長、豐農控股集團首席科學家鄧烈,共同圍繞數智技術與農業、農村、農民的關聯及賦能,為農業注入“數智”人才動力,打造智慧農服新陣地、新未來,“數字+科技”雙輪驅動賦能都市智慧農業發展新方向等議題展開深度對談。梅永紅:智慧農業的未來是交叉學科是系統整合、是跨界在活動現場,梅永紅向大家介紹,當前中國的農業形態正在發生巨大的變化,農業的要素、農業的生產范式,甚至是農業的生產主體和農業的邊界都在發生重大變化。越來越多的生產要素包括資本、技術、人才、市場等正在不斷地導入到農業當中,實際上當前的農業已經具備了所謂現代農業的特質。梅永紅還表示:“智慧農業的未來一定是在交叉學科,一定是在系統的整合,未來我們農業的希望一定是在跨界!”

image.png

  譚金芳:為農業注入“數智”人才動力打造智慧農服新陣地、新未來產業要發展,科技是引領,人才是關鍵。譚金芳表示:“智慧農業是一個綜合多個學科知識的集合,培養智慧農業人才,首先要構建一個智慧農業新的課程體系,這個體系不僅包括傳統農業上的知識底細,比如土壤學、肥料學、病理學、昆蟲學、栽培學等,還要學習信息學、大數據學、氣象學、工程學、網絡學、計算機等。不管是大學、研究單位還是企業,在培養人才的時候要把課程體系進行更新或創新。其次,要構建一個跨界、跨學科的智慧農業教科研的創新平臺,能夠培養相關學生或者從業人員成為智慧農業的綜合性人才。最后是需要創新培養模式,要把在校的培養和在工作中的培養結合起來,尤其是在生產實踐中有思想、有水平,又愿意把智慧農業推進下去的人才,形成校企合作,這需要政策上有新的創新。”

image.png

  鄧烈:具備研發、制造和應用場景是深圳發展智慧農業的獨特優勢 鄧烈在現場交談中表示,深圳的電子信息產業、生物技術產業、農業生產資料和智能農業裝備的生產行業具有獨特優勢。這些優勢對社會經濟發展是巨大的貢獻,對于深圳對口幫扶的區域也是難得的機遇,用好這些力量可以把我們對口幫扶的區域的農業發展提高到新的高度,實現區域的高質量發展。同時,深圳的智慧農業產業服務的領域、服務的范疇、服務的手段也逐漸呈現多樣化、立體化,全面為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和農業農村現代化貢獻深圳力量。作為深圳市數字農業促進會會長,鄧烈也在直播中詳細介紹了當前深圳市數字農業促進會的相關動態,他表示:“成立促進會的初衷,就是希望把農業數字技術方面的企業,包括研究機構整合起來,形成一個生態,大家相互之間補充、交流信息,交流學科進展,找到服務場景。面對綜合性的應用,大家集成起來去服務,把力量整合起來更好地服務數智農業技術發展和應用。其次是組織交流,到大疆、聯通、騰訊等企業進行交流,相互取長補短。另外,促進會也給政府部門相關工作提供一些咨詢和產業發展、宏觀發展政策的調研工作等。”

image.png

  在此次“圳興鄉村”會客廳·科技賦能鄉村振興,智慧農業引領未來——數智農業直播專場活動現場,還專門設置了企業展示區和對接洽談環節。對接洽談環節中,企業根據自身情況與政府部門、行業專家學者等深入溝通交流。不少企業和參會嘉賓表示,通過此次活動,收獲了很多新的智慧農業產業發展思路,特別是對于如何通過科技賦能,“數智”人才培養等方面助力產業發展。據了解,深圳抓住新一輪農業科技革命帶來的機遇,發揮深圳農業在科技、人才、資本、平臺、市場方面的優勢,大力發展農業高新技術產業,促進科技、經濟緊密結合,打造農業科技高地,為農業強國建設和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貢獻深圳力量。2023年《深圳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推動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發布,提出加快推動“農業科技創新先行示范區”建設,探索深圳特色的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發展路徑,實現現代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目前,我市培育農業龍頭企業198家,其中,國家級12家、省級131家、上市企業8家;建成市“菜籃子”基地206個,年供深農產品超過420萬噸。2023年農業及相關產業(大農業)增加值超過600億元。農業龍頭企業總資產達2223億元,年度總營收2427億元,實現凈利潤56億元,營業額超百億元的有5家,超50億元的11家,超10億元的有34家。深圳推動全市農業創新平臺載體建設,高標準建設深圳國家農業科技園區,成立深圳市畜禽種業聯盟、深圳市現代農業產業鏈聯合會、深圳市數字農業促進會等創新聯合體,深化與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國農業大學、華南農業大學等頭部農業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推動科研與產業孵化。未來,深圳將聚焦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繼續將農業科技創新擺在突出位置,加速聚集深圳農業科創資源,加快推動農業科技創新先行示范區建設。

打賞

取消

感謝您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掃碼支持
掃碼打賞,你說多少就多少

打開支付寶掃一掃,即可進行掃碼打賞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

Copyright ? 2021 早報網 版權所有
蘇ICP備2024138443號

蘇公網安備32130202081338號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早報網觀點。如您發現內容涉嫌侵權違法立即與我們聯系客服 106291126@qq.com 對其相關內容進行刪除。
早報網登載文章只用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早報網》官方網站:www.m.shengcaiquan.cn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To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兰市| 江城| 濮阳市| 凤凰县| 香河县| 夹江县| 湛江市| 旌德县| 西乌| 定安县| 清徐县| 文昌市| 莱阳市| 兴和县| 同江市| 海阳市| 潜山县| 绥芬河市| 肇庆市| 蕲春县| 宣恩县| 二手房| 碌曲县| 孟连| 原阳县| 区。| 辉县市| 观塘区| 长沙市| 皋兰县| 南召县| 弥勒县| 宁蒗| 苏尼特左旗| 永嘉县| 马尔康县| 静宁县| 榆树市| 七台河市| 永修县| 荆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