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旱保灌穩秋糧
“三夏”農作物搶收搶種期間,江蘇各地大力提升農業機械化作業水平,抓好小麥收割工作;積極應對高溫干旱,確保秋糧入田。
連云港市灌南縣新安鎮農業工作負責人高林春介紹,當地8.9萬畝小麥種植面積機收率達100%,速度快、效率高。農機裝有智能終端設備,解決了過去還田質量低、統計還田面積費工費時難題。
為確保夏糧顆粒歸倉,蘇州太倉市在全市91個農業重點村布局建設31個電烘干中心。目前,太倉已建成“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服務中心31個,批次烘干能力達4700噸。
夏種夏管正處于全面展開的集中期、關鍵期。4月以來,江蘇降雨明顯偏少,加之近期高溫持續,淮河以北地區出現中到重度氣象干旱。連日來,江蘇各地切實做好高溫干旱天氣防范應對,全力保障農業生產安全。
連云港市水旱災害防御調度指揮中心工程師高劍民介紹,今年當地首次采用東、西兩線共同調引長江水、淮河水進行抗旱,確保夏種穩步推進。預計調引江淮水量達4億立方米,可滿足當地308萬畝水稻栽插用水需求。
在鹽城市大豐區川南灌區,當地啟動翻水站將川東港的河水送至農戶田頭;在宿遷市,當地依托淮洪新河、濉汴河等主要河道,通過排澇站將河水抽入水渠,保障農業灌溉需要;徐州啟動全市抗旱四級應急響應,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第八級泵站解臺泵站啟動3號、4號機組,投入年度抗旱運行工作,保障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用水。
目前,江蘇水利、氣象、農業農村部門正密切會商,按5天一個單元編制蘇北地區夏栽供水保障方案和大中型水庫“一庫一策”供水保障方案。同時,江蘇將持續全力實施江水北調、江水東引,統籌江淮沂水源調配;重點抓好36個縣區灌溉薄弱片區抗旱保灌,適時采用臨時打井、架泵等應急措施,多措并舉全力保障水稻栽插等用水需求。 (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薛海燕 蔣波)
隨便看看: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