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創業回歸本質,以陪伴創造價值|螞上創業營六期招募
導語:
2019年,「螞上創業營」發出了第一篇招募推送。
「螞上創業營」,名字中的第一個字,表明了我們所承接的基因。創業二字,表達了我們的愿景,為中早期創業者服務。它起心于希望集結螞蟻系和阿里系獨家導師,將阿里和螞蟻在發展過程沉淀的商業實戰內容進行系統性地總結和運用,為中早期創業公司CEO提供針對性輔導。
彼時的市場和媒體都在放大企業融資和增長的“爽”,少有人敢去談論中早期企業成長過程中真正的“痛”。第一期的報名人數遠超預期,也讓我們切身了解到那些被忽視的需求,以及「螞上創業營」可以創造的價值。
創業,就像是在迷霧中前行,創業者需要找路、需要陪伴、需要同行。從2019年到2024年,從第一期到第五期,我們陪伴了近200位學員企業,見證了他們穿越周期,不斷迭代的過程。創業者在成長,作為陪伴者的我們,也總覺得應該有一些新主張。
每一期開啟學員招募之前,我們都會重新思考兩個問題:這個時代的創業者到底需要什么?以及,在當下環境中,創業營能夠切實提供什么幫助?我們團隊內部討論出很多答案,但是又會被一條條劃去,最終留下的依然是最初的回答:聚焦實戰,一路同行。
在充滿了不確定的時代,我們永遠在強調改變,我們每一次課程、每一場活動,都希望能幫助創業者解決迫在眉睫的問題。但是,將視角抬高,視野拉長,俯瞰一家企業發展的全周期,會發現任何時代、任何創業者,永遠都在回答一個問題,那就是如何更好地經營自己的生意?這是一切的出發點,也是目的地。
這也將是第六期「螞上創業營」的核心命題。帶著我們在前五期的摸索與改進的經驗,回歸最初的愿景,運用我們的積累和方法論,更踏實地向下探索企業發展的核心需求,陪伴中早期創業者去更好地經營自己的企業。而且,在第六期,我們會將這些內容做得更實、更深、更真,成為創業者路上的最佳拍檔。
01 實戰與升維:重構創業者從變化到進化的迭代路徑
第一期「螞上創業營」課程研發前期,「螞上創業營」與近200位目標創始人、CEO進行了為期一個月的深度調研與訪談,了解到他們的核心痛點集中在:人才戰略的制定、企業文化和價值觀的形成、如何控制現金流、規模化擴張和跨區域擴張如何實現等等。
隨著市場變化,創業者的能力圖譜不斷完善,共識也逐漸清晰,「螞上創業營」課程體系也隨之進行了取舍。標簽更細分,模塊設置也更加克制。第六期「螞上創業營」中,我們依然保留了份量最重,好評最多,同時也是我們最為擅長的戰略模塊。從“戰略上三路”的使命、愿景、價值觀,到“戰略下三路”的組織、人才、KPI,這是每期「螞上創業營」不變的入門課,是阿里巴巴和螞蟻在數百次實戰中高度凝練的入門心法,也是一家企業的完整頂層思考。學習戰略模塊,就像是扎馬步,難而正確,每一步都要穩,每一分鐘都至關重要。
如果說戰略模塊是「螞上創業營」課程體系中不變的“道”,那么每一期課程體系中的“術”是改動最大,意外之喜最多的部分。在第六期的課程體系中,我們聚焦企業在復雜商業環境下增長的關鍵節點,從企業發展與個人成長的雙重視角尋找突破。 首先,我們以“品牌與運營”替換了原來的“產品與品牌”模塊。產品、品牌和運營三個部門,占據了企業一號位超過一半的精力和資源,但是正如普遍認知中所表達的那樣,“好的CEO都是一個好的產品經理”,市場不斷成熟,產品能力成為創業者的基礎能力而非競爭優勢,但是我們也觀察到,品牌運營能力是很多創業者的實戰短板,也是他們亟需建立體系認知,獲取工具和拿到解法的部分。
出海和全球化,是第六期課程課程中最受關注的升維模塊。我們將資本模塊升維至全球視角,攜手香港大學經管學院,形成“國際經濟與資本”模塊,讓創業者在復雜的國際經濟中更好地判斷水溫。一個擁有國際視野的創新者,需要看見的不僅是宏觀經濟的潮漲潮落,還需要走進一個國家的產業肌理。近兩年來,我們連續帶領學員奔赴新加坡和越南,參訪了當地本土龍頭企業,向探路出海的中國創業者取經。第六期課程體系中,我們將作為畢業旅行而設置的“海外游學”模塊,獨立成體系。更聚焦于深入當地產業結構,體驗商業人文,鏈接海外資源,尋找新的商業突破。
經歷了心向世界的探索之后,迎來的是“收官大課”-“CEO自我成長模塊”。我們在對創業者的觀察中發現,很多CEO非常希望能在畢業前收獲更多的客觀反饋,如“了解自己在哪些地方做得不錯”以及“發現自己需要以怎樣的方式獲得成長”。在CEO自我能力的突破和評價課程中,我們會圍繞CEO個人成長周期,重構人生底層系統。
突破和升維,是第六期課程體系的核心關鍵詞。在前五期的導師團隊設置中,我們更多地傾向于聚焦企業的初創期,在打過勝仗、建過體系、見證過歷史、預測對未來的標準下,我們邀請到了阿里系導師、實戰企業家、頂級投資人、跨界大咖坐陣。在第六期「螞上創業營」,我們將考慮成長期的企業的需求,更加重視導師跨越周期的能力。我們希望導師不僅能輸出實戰的戰略與戰術,還能帶領學員一同去探索“創業根本解”。
02 共鳴與共創:
營造最有溫度的創業者“第三空間”
“Small but Strong”,這是「螞上創業營」的口號,也是“螞上力量”的具象體現。微小的力量,凝聚在一起,就能創造更多的可能。
課堂之外的「螞上創業營」,能夠為創業者提供什么意義和價值?這也是我們一直在探索的答案。經過五期數十場活動的積累與復盤,我們樹立了“高質量、深鏈接”的原則,希望能夠助力創業者打破業務邊界,實現跨越式發展。
「螞上社群」目前已經鏈接了近200位優秀創業者,涵蓋人工智能、新能源、半導體等數20余個賽道,其中45%是“專精特新小巨人”及“獨角獸&準獨角獸”企業。在這里,他們完成了共計近百次融資,超過80%的企業實現了跨年級、跨行業的互訪溝通,超過70%的學員企業間都完成了單次及多次的深度業務合作。它不是一個學員企業間抱團取暖的社群,而是創新融通的成長生態。
螞上年會、72小時沉浸式出海、碰撞全球技術與認知的螞上播...我們希望提供更多的契機,讓他們更加緊密地連接在一起。每家企業都能找到自己的生態位,整個生態的活力就來源于學員企業之間彼此提供的價值。隨著新一期創業者的加入,和老學員企業的不斷成長,生態會更加繁榮。創業沒有標準答案,我們鼓勵生態的自由鏈接和相互啟發,每一位學員是生態的塑造者,也是生態受益者。
一個不斷成長、穩定運轉的生態圈,需要時刻收緊核心“生態力”。「螞上創業營」的“生態力”來自于它積極扎根于創新孵化業務的土壤。匯聚產業資源,為中早期企業賦能。每期優秀學員企業都有機會參加螞蟻生態基金年會以及年度投后企業CEO CLUB,與螞蟻生態高效鏈接。與此同時,螞蟻創新生態場景也對「螞上創業營」學員企業持續開放,圍繞中早期企業發展的節點,提供從資源對接到業務轉型的關鍵資源支持。發現市場新機遇、發掘業務新起點、發展出第N曲線...多家學員企業在生態內實現了業務進階發展。
成就一家企業,依靠的不僅是創業者的個人力量,更重要的是政府、產業、市場的合力。「螞上創業營」的生態體系也在逐步加入新朋友。近兩年創業營與地方政府及產業園區頻繁互動,足跡踏遍了湖北武漢、江西南昌這些具備產業潛力的“未來之城”,與直管部門面對面溝通,參與地方營商環境的建設和創新創業扶持政策的制定中來。明勢者興,知機者變,創新需要土壤,我們希望能夠推動學員企業向上一步,站得更高,看得更遠,承接“陽光雨露”,方能茁壯成長。
這是創業者的「螞上創業營」,也是“創業著”的「螞上創業營」。圍繞企業不同發展周期和市場需求變化,我們依然在探索更多能夠助力企業成長的通道,不斷接近最優解。“走出去,聊起來,帶回去,落下來”,這是我們的運營理念。為企業發展的未來而做,這是我們的努力方向。
一次學習,終身陪伴,這是「螞上創業營」一直堅持的原則。不辜負每一份信任,所有課程內容及活動權益向往期學員全面開放。從0到1,從1到100,我們將陪伴中早期企業穿越創業周期的各個階段。「螞上創業營」希望提供給創業者的,不止是一期的課程,而是從內容分享、社群縱深鏈接到業務陪伴、企業落地全周期的一站式終身制陪伴。
被學員稱為“創業者在生活和公司之外的第三空間”,我們深知「螞上創業營」在創業者心中的意義。我們希望繼續保持它作為真誠純粹的能量場的定位,為創業者注入心力。我們以開放的心態,邀請“超級個體”的加入。在第六期「螞上創業營」,我們將以更加成熟的方法論和更多元的互動鏈接,將陪伴的價值最大化,助力創業者個人及企業跨入新周期,讓創新力量更加強大。
螞上創業營第六期現已正式開啟,您可以在【螞上創業營】微信公眾號留言“報名”參加。期待您的加入。
隨便看看: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