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站地圖 - 關于我們
您的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國內(nèi) 正文

“飛奪瀘定橋”的黨史“必修課”

作者:admin 時間:2023-05-13 14:27 點擊:
導讀:

  “五一”假期,不少游客來到四川瀘定橋“打卡”。鋪著木板的瀘定橋上,13根鐵索橫跨大渡河,聯(lián)通兩岸。勁風吹過,大渡河的滾滾波濤之上,人隨橋面左右晃動,盡管知道絕對安全,但也令人心里捏把汗。

  1935年5月29日,中央紅軍奔襲一天一夜,疾行240里,冒著槍林彈雨,在橋面鋪板被拆毀的鐵鏈上攀爬,“飛奪瀘定橋”,開辟出中央紅軍的北上通道。

  “飛奪瀘定橋”的黨史“必修課”(圖1)

  圖為現(xiàn)場教學環(huán)節(jié)。瀘定縣委宣傳部供圖

  大渡橋橫鐵索寒!歷經(jīng)時間磨礪,瀘定橋所承載的勇士們強渡天險的故事被深深刻印在了瀘定縣,這既是珍貴的紅色資源,更是寶貴的精神財富。到瀘定縣,“飛奪瀘定橋”這堂黨史上的“必修課”不能缺席。

  “飛奪瀘定橋”的黨史“必修課”(圖2)

  圖為長征干部學院二期。瀘定縣委宣傳部供圖

  如何上好這堂“必修課”?乘著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的“東風”,瀘定縣結合打造長征國家文化公園甘孜段樣板典范,建成四川長征干部學院甘孜瀘定橋分院,使瀘定橋這一紅色資源在新時代更加熠熠生輝。

  初夏時分,走進四川長征干部學院甘孜瀘定橋分院,大型瀘定橋手繪圖躍入眼簾,環(huán)顧學院四周,低調(diào)樸實的建筑物與周圍環(huán)境相得益彰。這個占地面積26.3畝的分院(一期),報告廳、研討室、教室、學員宿舍等一應俱全,可同期培訓300人。

  因地制宜開展培訓,“特色化、差異化、內(nèi)涵式”的辦學要求方向明確。甘孜瀘定橋分院挖掘紅色資源優(yōu)勢,整合甘孜全州特別是瀘定及周邊遺址遺跡、紀念設施、特色基地,重點打造瀘定“四館兩碑一基地”(即紅軍飛奪瀘定橋紀念館、紅軍長征在甘孜紀念館、川藏公路紀念館、磨西紅軍長征陳列館、紅軍飛奪瀘定橋紀念碑、嵐安紅軍紀念碑和四川長征干部學院甘孜瀘定橋分院培訓基地),串點成線開辟“飛奪瀘定橋?天塹制勝”“星星之火?雪域燎原”“天塹變通途?富藏興藏”3條精品教學路線。

  “劉金山”“到!”“廖大珠”“到!”……當點到名字臺上無人應答時,觀眾紛紛激動回答:“到!”實景劇《飛奪瀘定橋》演出時的動人一幕,讓人久久不能忘懷。演出以飛奪瀘定橋為歷史背景,將紅軍在危難時刻的浴血奮戰(zhàn)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

  “體驗式、融入式、滴灌式”,分院培訓模式同步創(chuàng)新。目前,甘孜瀘定橋分院推出現(xiàn)場教學、體驗教學、情景教學、互動教學、專題講座等教學模式,開發(fā)《狹路相逢勇者勝》等多個精品專題課程、《飛奪瀘定橋,傳奇英雄劉金山》等多個微黨課、《紅軍長征在瀘定》等地方特色教材,同時引入實景劇、沙盤模擬等新形式,讓紅色歷史“活”起來。

  依托甘孜瀘定橋分院,紅色教育培訓成為瀘定縣的新業(yè)態(tài)。截至目前,已累計開辦培訓班700余期、4.5萬余人次,帶動紅色文創(chuàng)等產(chǎn)業(yè)發(fā)展,甘孜瀘定橋分院成為四川省有重要影響力的紅色教育培訓基地。

  分院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分院二、三期項目正抓緊推進,將于今年完工,建成后能同期容納500人開展教育培訓。

  一座鐵橋,見證歷史壯舉;一所學院,講好紅色故事。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diào)指出,弘揚以偉大建黨精神為源頭的中國共產(chǎn)黨人精神譜系,用好紅色資源,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深化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著力培養(yǎng)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飛奪瀘定橋”的黨史“必修課”(圖3)

  圖為四川長征干部學院甘孜瀘定橋分院。瀘定縣委宣傳部供圖

  用好紅色資源,甘孜瀘定橋分院的底氣離不開瀘定縣“紅色鑄縣”的力度與速度。

  瀘定縣位于長征國家文化公園甘孜段核心展示區(qū),建設好長征國家文化公園,是中央、省、州賦予瀘定的歷史使命和光榮任務,也是促進瀘定文旅高質量發(fā)展的現(xiàn)實需要。緊抓機遇,瀘定縣把長征國家文化公園甘孜瀘定段建設作為實施“紅色鑄縣”、發(fā)展全域旅游、推進經(jīng)濟社會高質量發(fā)展的重要抓手。

  目前,瀘定縣已布局形成長征國家文化公園甘孜瀘定段“一園一帶三區(qū)”的總體空間結構,一園即飛奪瀘定橋核心展示園,一帶即中央紅軍涉藏地區(qū)最紅記憶展示帶 ,三區(qū)即北部“瀘橋記憶”文旅融合發(fā)展示范區(qū)、中部“化林歲月”文旅融合發(fā)展示范區(qū)、南部“磨西故事”文旅融合發(fā)展區(qū)。

  其中,“飛奪瀘定橋核心展示園”是“一園一帶三區(qū)”的重要組成部分。結合瀘定橋創(chuàng)建國家文旅融合示范區(qū),瀘定縣大力實施瀘定橋景區(qū)提升工程,完成濱河廣場改造、勇士路改造、臨橋民居風貌改造、城區(qū)步道改造、景區(qū)夜景提升等11個項目;紅軍飛奪瀘定橋紀念館展陳提升項目基本完工,智慧博物館建設和文物征集工作正在積極推進。

  隨著“化林古道紅村”“嵐安紅色古寨”等紅色精品旅游區(qū)的打造,革命文物保護工作的進一步提檔升級,更多變化還在不斷發(fā)生,匯聚成“紅色瀘定”高質量發(fā)展的澎湃動力。

  來源:求是網(wǎng)

  采寫:楊文娟 狄英娜 高天鼎 劉名美 王代強 凌珂

  制作:張利英

  審核:宋維強

  監(jiān)制:馬建輝

打賞

取消

感謝您的支持,我會繼續(xù)努力的!

掃碼支持
掃碼打賞,你說多少就多少

打開支付寶掃一掃,即可進行掃碼打賞哦

網(wǎng)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

Copyright ? 2021 早報網(wǎng) 版權所有
蘇ICP備2024138443號

蘇公網(wǎng)安備32130202081338號

本網(wǎng)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早報網(wǎng)觀點。如您發(fā)現(xiàn)內(nèi)容涉嫌侵權違法立即與我們聯(lián)系客服 106291126@qq.com 對其相關內(nèi)容進行刪除。
早報網(wǎng)登載文章只用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jù)此操作,風險自擔。
《早報網(wǎng)》官方網(wǎng)站:www.m.shengcaiquan.cn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To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宾阳县| 沂水县| 旬邑县| 织金县| 屯门区| 上栗县| 衡水市| 霍邱县| 新民市| 定南县| 万州区| 阿拉善盟| 随州市| 凤翔县| 志丹县| 定南县| 友谊县| 凌海市| 河西区| 阜南县| 横峰县| 常山县| 黎城县| 平遥县| 易门县| 潮安县| 缙云县| 大港区| 罗平县| 上饶县| 洛川县| 罗田县| 鄯善县| 岳阳县| 白水县| 商都县| 灌云县| 和田市| 油尖旺区| 六安市| 鸡西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