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熱吸金債基頻現資金“抽身”
2024年即將過半,總結近期的新發市場,債券型基金堪稱最具熱度的一類基金產品。公開數據顯示,按成立日來計算,截至6月12日,今年以來新發基金市場首發總規模超過5500億元,其中債券型基金的占比將近80%。
中國證券報記者發現,在債基募集端火熱的同時,另一端的不穩定因素卻在增加。5月以來,已有超過30家機構因大額贖回發布了提高債基產品份額凈值精度的公告。有業內人士分析,宏觀層面來看,基本面暫不對債市造成利空,短期內市場仍將沿著此前的邏輯運行;流動性環境維持合理充裕,資金面整體可控,債市仍然存在做多機會,可以在短期波動中尋找配置機遇。
今年以來,盡管債券市場經歷了幾輪震蕩調整,但在基金新發市場,債券型基金依然是“主力軍”。Wind數據顯示,按照成立日為統計標準,截至6月12日,今年以來合計成立542只基金,首發總規模超過5500億元,而債券型基金首發規模就超過了4400億元,占比接近80%。
有業內人士指出,相比于國債,相同久期的政金債到期收益率要略高一些。此外,在二級市場上,政金債的成交活躍度也優于地方債,在交易價值方面,政金債更為占優。因此總體來看,政金債尤其是長久期的政金債憑借著評級高、體量大、流動性好、收益穩健等優勢,贏得不少投資者的青睞。
值得一提的是,5月29日至6月3日,嘉實中債綠色普惠主題金融債券優選指數等首批4只中債綠色普惠主題金融債券優選指數基金先后成立,4只基金發行規模合計近320億元。
多只債基提升凈值精度
債基發行端的火熱并不意味著負債端的穩定。中國證券報記者發現,在資金持續涌入債基市場的背景下,不少產品卻因大額贖回頻發提示性公告。
例如,6月8日的公告顯示,中銀證券安源債券型證券投資基金在6月7日發生大額贖回,基金公司決定提升A、C類份額凈值精度。5月以來,已有超過30家公募機構發布了提高產品份額凈值精度的公告,普遍是大額贖回所致。此外,中國證券報記者還發現,有多只債基產品成立時間甚至不足半年,便遭遇了巨額贖回。
業內人士認為,部分債基出現大額贖回,或與近期債市的幾次調整有關,反映出機構及時止盈的謹慎態度。“此外,每到相關時間窗口,不少機構客戶因為有流動性資金需求,會選在這一時間段贖回部分債基產品,資金用來規模沖刺等目的。”來自某北京公募機構的市場部人士透露。
關注中短期利率品種
從宏觀層面展望債券市場,中信保誠基金表示,地產政策優化,疊加改革預期,對市場風險偏好有所提振。當前市場關注點已經從政策預期轉向關注政策實施效果,股市或將延續結構性行情。債市則可能在債券發行面臨提速、央行關注長端利率風險等多因素擾動下保持震蕩態勢。
鵬華基金多元資產投資部副總經理、基金經理方昶表示,近期地產政策優化,體現出政策基調有所轉變,這對于穩定市場信心有一定作用。目前國內經濟處在新舊動能切換關鍵時間節點,地產基建等傳統部門在穩增長發力下正逐步尋找新的均衡點。
“當前市場已經過了利率快速下行的階段并進入震蕩期,配置機構的負債成本約束在強化。”中歐基金表示,本輪地產政策的效果還在驗證期,非地產部門高頻指標整體偏強;超長期特別國債開始發行,供需問題逐步緩和。這種市場格局下,長端利率波動幅度會明顯加大,等待市場情緒充分演繹之后,一些品種將再度迎來配置機會。
光大保德信基金表示,可關注中短期利率品種的投資機會。“從資金面來看,跨月后資金或趨于寬松。但考慮到6月作為季末月,央行或精準發力保持資金面穩定性。一方面,從貨幣政策來看,短期內全面、大幅降息可能性不大:另一方面,債市連續兩個月波動疊加‘手工補息’嚴監管,又給利率下調留出空間。在此背景下,債券策略上還是應控制久期,中短期利率品種的投資機會值得關注。”
此外,鵬華基金債券投資二部總經理、基金經理劉濤提示,6月末理財資金或將出現季節性“回表”情況,資金面可能承壓,需要關注6月市場出現調整的風險,同時也可關注月末的配置機會。
隨便看看: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