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澤:“幸福路演+”蕩起社區群眾“幸福漣漪”
日前,一場“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幸福路演活動在淮安市洪澤區高良澗街道臨河社區秀水苑小區新時代文明實踐點拉開帷幕,這是該街道“幸福路演+”文化文藝志愿服務活動的一個鏡頭。
“幸福路演”+歌舞表演。2021年4月29日晚,幸福路演show系列文化活動首場演出在洪澤湖文化廣場舉辦,由高良澗街道8名青年文藝骨干組成的青年路演團給街道居民獻上了一場青春與經典并存的視聽盛宴。幸福路演在開場歌曲《青春舞曲》中拉開了帷幕,歌手們一個個從群眾坐席中邊唱邊走上T臺,歡快嘹亮的歌聲一下子就吸引了觀眾的注意,讓群眾不自覺的跟歌手們一起唱了起來。《我愛你中國》《過火》《后來》《歌聲與微笑》《在希望的田野上》等等,每一首經典歌曲都亮點頻出,引起在場觀眾的強烈共鳴,現場氣氛十分熱烈。
“幸福路演”+移風易俗。為讓老、中、青都能參與到我們的“幸福路演”活動中來,擴大“幸福路演”服務范圍,該街道在以原有8名青年路演團骨干基礎上,將轄區20余支民間文藝團隊骨干力量納入“幸福路演”志愿服務隊伍,開展一系列“幸福路演”進小區、廣場等活動,年均40余場。近年來,高良澗街道高度重視,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多種形式宣傳移風易俗工作。充分發揮街道民間文藝骨干創作人才作用,編創了音樂快板《移風易俗樹新風》節目,近兩年一直將該節目穿插在“幸福路演”文藝活動中,巡演20余場次,宣講10余場次,打造了“幸福路演”+移風易俗文藝宣傳品牌。演出過程中,向居民發放《推進移風易俗建設文明鄉風》工作指南9000余份,提升了鄉風文明。
“幸福路演”+非遺傳承。充分發揮街道轄區十余個省、市、區非遺傳承人作用,將非遺項目融入“幸福路演”活動中來,高澗腰鼓、洪澤湖漁家婚禮等成為了“幸福路演”活動的特色節目,專門邀請轄區民間剪紙、董風草編、虎頭鞋制作、泥塑等非遺傳承人在演出同時開展非遺志愿服務活動,參加活動的青少年兒童邊看演出還能邊和傳承人一起學習剪紙、草編,制作各種造型的泥塑小擺件,活動結束還能將自己和傳承人一起制作的非遺產品帶回家,甚是開心。青少年是民族的未來,為深入推進“幸福路演”+非遺品牌,傳承中華民族傳統文化,“非遺進校園”也成了“幸福路演”活動項目之一。在3場“幸福路演+”演出活動中,邀請轄區剪紙非遺傳承人肖興莉、泥塑傳承人湯雅琪等到轄區學校現場授課,向孩子們介紹剪紙、泥塑藝術的起源和發展,現場教授孩子們制作方法,孩子們邊學邊嘗試,在不斷探索中制作出各式各樣的非遺產品,收獲滿滿。截至2024年3月共開展幸福路演+“非遺進校園”活動8場次,讓非遺傳承的“種子”在童心中生根、生長。
自“幸福路演+”志愿服務項目實施以來,共舉辦各類路演320多場次,惠及社區居民10萬人次,僅今年一季度就開展演出18場次,服務社區居民2.6萬人次。
隨便看看: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