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絨繡有了新“傳人”
“師父,請喝茶!”日前,在浦東新區文化藝術指導中心大廳里,兩位年輕的繡娘在數百位市民的見證下,向上海絨繡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唐明敏和許玉紅敬茶,兩位傳承人莊重地接過茶,喝茶,然后回贈給兩位繡娘精美的針線包。“禮成!”隨著主持人的宣布,上海絨繡的繡娘代表拜師儀式在掌聲中圓滿結束。
今年的浦東新區非遺宣傳活動以“‘美’在非遺 ‘育’見未來”為主題,現場除了為浦東新區上海絨繡工坊繡娘代表舉行了拜師儀式,還為浦東新區第九批非遺項目和第九批非遺傳承人進行了授牌。
其中,周家渡街道文化中心、陸家嘴金融城文化中心、浦興社區文化活動中心、滬東社區文化活動中心、浦東新區文化藝術指導中心外高橋分中心等5家單位成為了上海絨繡傳承基地,浦東新區的上海絨繡傳承基地至此增至21家。為浦東新區第九批非遺代表性項目“高橋傳統糕點制作技藝”授牌后,浦東新區擁有各級非遺項目增至84個,其中國家級非遺項目8個,上海市級非遺項目38個, 浦東區級非遺項目38個。
當天,15位浦東新區第九批非遺代表性傳承人也首次集體亮相。15位“新匠人”里,最年輕的是出生于1991年的葉資冰。作為“江南傳統民居木作技藝”的傳承人,葉資冰自青少年時代便開始學習傳統家具修復、古建修復和江南傳統民居木作技藝。近年來,他參與浦東三林“南園”的建設和古建筑修復,向上海及周邊各地輸送古建修復技術服務,保護宣傳非遺項目。現在,葉資冰在工作中也帶領00后學生逐步了解學習古建筑知識。越來越多的90后、00后加入非遺傳承的隊伍,開始接過傳統非遺技藝和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任。
除了浦東新區文化藝術指導中心的主會場,浦東36個街鎮也作為分會場積極加入了這場“浦東非遺盛典”。記者從新場鎮分會場獲悉,這個具有千年歷史的古鎮,作為上海古鎮的唯一代表,與浙江、江蘇的10余座古鎮一起,目前正在聯合申報“江南水鄉古鎮”世界文化遺產。如果申遺成功,將成為上海市首處世界文化遺產。
浦東新區文化藝術指導中心主任張磊表示:“傳承保護非遺是公共文化服務中的重要內容,隨著非遺熱,文化熱的興起,我們將積極創新公共文化服務的形式,通過打磨優秀活動、劇目、培訓、賞析會等公共文化服務產品,更好地滿足市民的文化生活需求,推動浦東公共文化服務的高質量發展。”
隨便看看: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