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濱海:“一站式”服務助力濱海營商環境再升級
“取一次號,找一個人,在一個窗口就能辦好全部事情,不用來回找、到處跑,真是太方便了。”近日,在濱海縣政務服務中心的涉企綜合窗口,江蘇海核裝備集團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劉剛順利地辦理好相關申請業務,對濱海的“一站式”政務服務贊不絕口。
實施綜窗改革,是濱海實現“一窗通辦”、強化為企服務全流程覆蓋的一項重要措施。“我們創新開辟‘涉企綜合服務區’,將24個部門884項涉企服務事項集中到綜窗辦理,以前臺受理、中臺審查、后臺審批、綜合出件模式為企業提供‘一站式’服務,以政務服務的優化促進營商環境的清朗順暢。”濱海縣行政審批局局長鄭國勝說。
在外人看來,“一窗通辦”可能只是一個小小的品牌,但它在濱海打造優質營商環境、助推經濟發展中所起的作用,卻是巨大的。“我們通過定格推進、及時解難、調派專人等環節,很快解決項目建設過程中遇到的各種難題,一對一的零距離服務更是有效銜接匹配了企業需求。”濱海縣行政審批局工作人員徐啟羿說。
“當時很著急,心想如果手續快點辦好的話,年產8萬臺套石油化工海洋核電等工業智能控制閥項目就能早點啟動,企業效益也能得到很大提升。”提及濱海的“一站式”服務,江蘇海核裝備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韓正海豎起了大拇指,“‘全產業鏈代幫代辦’服務,解決了我們的燃眉之急。一切以企業和項目發展為中心的服務精神讓人感動,其營商環境就是好。”
“海核裝備項目因土地手續辦理時間較長,導致后續審批事項無法辦理。得知情況后,我們提前介入服務,開辟綠色通道,通過容缺預審機制,推動規劃、圖審、建設審批齊步走,將項目‘等地期’變為審批‘工作期’,先行模擬審批,待土地手續取得后,再轉為正式審批意見,全力加快審批進度。”鄭國勝表示,原本需要一個多月時間才能辦好的手續,最終從取得土地手續到辦好施工許可證,只用了3個工作日。
項目的全流程服務,有效提升了企業和群眾便利度,激發了市場主體活力和社會創造力,讓企業有了更多的獲得感和歸屬感。“云窗口”前臺工作人員與后援部門實時通話,讓問題解決“零等待”;與合作地區跨地連線,異地通辦距離得到再縮短……“你看,如果需要辦理事項時,只要在線上發起申請,我們就能遠程視頻辦理,省去了企業反復跑窗口的煩瑣。”在政務服務中心的涉企窗口,一名工作人員在電腦前忙碌著。
“一站式”審批服務招牌的打造,讓濱海厚植了企業成長的沃土:目前,市重大工業項目21個,年度計劃完成投資79.9億元,已完成投資25.6億元;重點新建項目47個,年度計劃完成投資117.3億元,已完成投資35.5億元;重點技改項目16個,年度計劃完成投資55.6億元,已完成投資20.5億元;全縣5月份工業實時開票預計完成65億元,同比增長11.9%。
“發展環境是一個地方政治生態的‘風向標’,我們要優化發展環境,堅持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把為企業發展提供一流環境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先手棋,以務實舉措優化發展環境,努力打造區域競爭新優勢。”在濱海縣高質量發展大會上,縣委書記吳啟標講話鏗鏘有力。濱海縣優化部門審批流程,推動線上“一網通辦”和線下“一窗通辦”融合,持續擦亮“濱不難”品牌;深化部門合作,建立統一審批標準,完善數據共享機制,打通信息壁壘,讓企業享受到高效便捷的政務服務;簡化惠企政策兌現流程,推出更多“集成直達”“即申即辦”“免申即享”政策,不斷提升發展“含金量”。
好的營商環境是最好的“梧桐樹”、最大的“吸鐵石”,是城市最核心的競爭力。近期,濱海縣接連舉辦全市高質量發展推介會、濱海泵閥產業招商推介會、濱海佛山電子信息產業暨外資招商懇談會、濱海蘇州“雙招雙引”招商會,一批批重大項目現場簽約,充分展示了濱海營商環境的優勢,以及各地投資者對濱海未來發展的信心。
“以前辦業務要跑住建、自規、行政等多個窗口,現在只要到綜窗一個窗口就能辦理項目涉及的所有事項。”鄭國勝表示,濱海完善事項清單,優化業務指導,綜窗工作人員個個都是“全能選手”,對近300項涉企高頻事項悉數掌握,以前辦事要跨多部門,現在只要找一個人,就能全部辦成。
據悉,綜窗改革這項工作惠及全縣所有企業,徹底改變了企業辦事多頭跑的局面,自去年10月份運行以來,已為企業“一站式”辦結各類審批事項7536件。
隨便看看: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