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規后首單IPO過會:花落聯蕓科技
5月31日晚間,上交所發布了上市審核委員會2024年第14次審議會議結果,科創板擬IPO企業聯蕓科技的發行上市申請被審議通過。
這不僅是發行上市新規發布后首家過會的科創板申報企業,也是新“國九條”后首家成功過會的IPO項目。
在其之前,上一單上市委審核過會的項目還是擬申報北交所上市的銅冠礦建,上會時間是2月6日。
此次聯蕓科技的過會,距離上一單IPO項目過會,已經過去了113天。
聯蕓科技順利過會
公開資料顯示,聯蕓科技是一家提供數據存儲主控芯片、AIoT信號處理及傳輸芯片的集成電路設計企業,2022年12月28日獲得受理,其保薦機構為中信建投證券,2023年2月23日進入問詢環節,截至5月份公司完成了第二輪問詢,公司計劃融資額為15.2億元。
從行業和研發指標來看,聯蕓科技符合中國證監會《關于修改〈科創屬性評價指引〉的決定》的要求。公司近三個完整年度研發費用逐年增加,2021-2023年期間,研發費用分別為1.55億元、2.53億元和3.8億元,分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26.74%、44.1%和36.73%。2023年末,研發人員數量已超500人,占員工總數比例為83.78%。
但報告期內,公司業績波動較大,2021年至2023年聯蕓科技的營業收入分別為5.79億元、5.73億元、10.34億元,凈利潤分別為4512.39萬元、-7916.06萬元、5222.96萬元。
同時,公司業務集中度也較高。報告期內,公司前五大客戶收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75.91%、76.11%和73.12%,其中,公司向客戶E及其關聯方銷售收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38.44%、37.57%和30.73%。
上交所上市委認為,聯蕓科技符合發行條件、上市條件和信息披露要求。
上市委會議現場,對聯蕓科技提出了以下兩方面問詢:
1.請發行人代表結合主要產品的市場空間、行業技術迭代、主要客戶產品布局、公司與競爭對手研發投入及產業化進展、主要產品市場占有率,以及下游客戶拓展情況等,說明公司是否存在上市后業績大幅波動或下滑的風險及應對措施,是否影響公司的持續經營能力。請保薦代表人發表明確意見。
2.請發行人代表結合公司AI0T信號處理及傳輸芯片產品性能、下游市場需求、對主要客戶的產品及技術服務銷售收入占比,說明該類業務的可持續性;(2)結合公司整體產品結構、業務發展、研發投入及市場開拓情況,說明是否存在對關聯方的重大依賴,是否影響公司經營的獨立性。請保薦代表人發表明確意見。
IPO審核穩步推進
在市場人士看來,此次聯蕓科技順利過會,是監管層落實發行上市新規,持續平穩推進發行上市審核的具體體現。
自去年“827”階段性收緊IPO節奏相關政策發布以來,滬深交所IPO審核明顯收緊,撤單量持續增長,但提請上市委審議的項目數量同比有所減少。尤其是在今年春節后,滬深交所遲遲沒有企業上會。
直至今年4月,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強監管防范風險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隨后,配套政策文件相繼出臺,證監會和交易所陸續發布配套制度規則。
4月30日,滬深交易所正式發布修訂后的《股票上市規則》《股票發行上市審核規則》等業務規則,提高各板塊上市財務條件,進一步明確板塊定位要求。
此后,滬深兩所的IPO審核平穩推進。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統計,整個5月,滬深北交易所合計有4家企業提交注冊,8家企業順利拿到注冊批文。期間,還有3家公司完成上市。
其中,喬鋒智能、國科天成和長聯科技均為去年上半年過會的企業,過會時間分別為2023年3月17日、2023年4月21日、2023年6月20日,國科天成在本月內同時完成“提交注冊”和“注冊生效”兩個動作。
值得一提的是,在保持發行審核常態化的同時,監管層也進一步強化發行上市審核從嚴把關,堅決淘汰問題企業,切實從源頭提高上市公司質量。
截至5月31日,今年已有180家企業終止IPO,其中,1家企業上會被否,9家企業過會后選擇了撤單,3家企業提交注冊后選擇終止注冊,科創板新通藥物因注冊批文過期失效,北交所藍色星際因未能在三個月內取消中止審核情形或補充提交有效文件自動終止。
“現在申報企業2023年業績已經陸續出爐,部分企業可能不滿足新規要求,近期可能還會有較多企業撤單。”華南一家資深券商投行部人士受訪表示。
隨便看看: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