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億公司債即將到期,TCL科技“清倉式”減持七一二
5月27日晚間,TCL科技計劃清倉式減持公司持有的七一二剩余3%的股份,對應市值約5億元。同時,來自TCL科技的七一二董事、副董事長廖騫和監事毛天祥辭職。對于此次發布減持計劃,TCL科技稱基于其經營發展需要,儲備戰略資金。
除了七一二外,TCL科技還頻繁減持帝科股份,兩年累計套現超4億元。近年來,在公司業績波動的同時,持續積極推行擴張戰略的TCL科技,其資金壓力不低。2024年,公司于2019年發行的三期債券均到期,而今年一季度在貨幣資金下滑三成情況下,TCL科技超千億元的長期借款再創新高。
TCL科技清倉七一二,頻繁減持套現超40億元
5月27日晚間,七一二公告稱,TCL科技擬減持不超過2316萬股公司股份,減持比例不超過總股本的3%,減持方式主要通過集中競價交易及大宗交易進行減持,減少了對股價的沖擊。
但截至5月27日,TCL科技合計持有七一二的股份比例為3%。按照5月27日21.42元/股的收盤價計算,TCL科技將所持七一二的全部股份減持,或將套現4.96億元。
TCL科技此次擬減持的股份是在七一二IPO前取得,在解禁期過后,TCL科技就開始頻繁減持套現。
2015年2月和7月,TCL科技分別以2.76億元和2.82億元取得七一二10.84%、11.07%的股份,共計1.47億股,兩次股權轉讓后,TCL科技以5.58億元的總成本拿下七一二21.91%的股權。2018年2月,七一二登陸A股,TCL持股比例被稀釋至19.07%。但從2020年10月到2023年6月,TCL科技共計減持七一二股份超過10次,累計套現約40.13億元,加上此次減持套現金額,粗略計算,TCL科技在七一二身上獲得了近7倍的收益。
目前,七一二主營業務包括軍用無線通信、民用無線通信等領域。但近年來,公司績也出現明顯下滑。2023年,七一二營收為32.68億元,同比下滑19.11%;歸母凈利潤為4.4億元,同比下降43.25%。而今年一季度在營收同比上漲3.68%的情況下,七一二的凈利潤減少了近四成。
在七一二發布減持公告同時,公司還發布了一份高管辭職公告,兩名高管皆來自TCL科技。七一二公告稱,公司董事會、監事會于近日分別收到董事、副董事長廖騫和監事毛天祥的書面辭職報告,二者皆因個人原因辭職。
這也意味著TCL科技正式告別了七一二。
持續積極擴張戰略,TCL科技恐需回血
對于清倉式減持七一二,TCL科技給出的理由是,公司經營發展需要,儲備戰略資金。除了減持七一二外,近期TCL也在持續減持所投資的上市公司。
今年3月6日,帝科股份公告稱,公司股東東熹佳尚及寧波 TCL合計持有公司502.49萬股,持股比例為4.9999%,不再是公司持股5%以上股東。
在帝科股份于2020年6月登陸A股時,東熹佳尚持有公司股份998.12萬股,占公司當時總股本比例9.9812%。就在上市一年后的8月19日,東熹佳尚對外披露了減持計劃,從2021年8月30日至2022年3月9日,東熹佳尚累計減持帝科股份117.61萬股,套現約1.2億元。
2022年5月,東熹佳尚向一致行動人寧波TCL轉讓280.51萬股,之后東熹佳尚與寧波TCL合計持有帝科股份880.51萬股,持股比例為8.8051%。在此之后,東熹佳尚與寧波TCL頻繁減持帝科股份,算上最近一次減持,累計套現約4.25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東熹佳尚與寧波TCL在減持公告中也表示,不排除在未來12個月內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增加或繼續減少公司股份的可能性。
減持背后,TCL科技回籠資金意圖明顯。
2019年4月,TCL集團完成了資產重組,向TCL控股剝離了家電、通訊和IT服務業務,原TCL集團被分拆為TCL科技和TCL實業兩部分,TCL科技繼承上市主體地位。
就在TCL科技業務重組之際,其在兼并收購上的動作也是頻繁。2020年6月,TCL科技子公司TCL華星還斥資20億元戰略投資日本JOLED公司;7月,TCL科技以超百億元成功摘牌中環集團100%股權,也間接拿下了TCL中環27.55%的股權,切入半導體領域。同年8月,TCL科技又以76.22億元對價獲得蘇州三星液晶顯示60%股權及蘇州三星顯示有限公司100%股權;12月,TCL科技旗下香港子公司TCL科技投資公司以28億元收購關聯方旗下茂佳國際100%的股權。
2020年8月,TCL掌舵人李東生曾公開表示,TCL科技的戰略終局是要在所處行業做到全球領先,并購只是一個手段。如果企業本身競爭力面臨生存危機,這時應該收縮防守,但對于一些有競爭力的企業,就應該是加快發展,包括并購。
積極擴張的戰略下,TCL科技的業績突飛猛進。公司營收從2019年的750.78億元一路上漲至2021年的1636.91億元,歸母凈利潤也從26.18億元提升到了100.57億元。與業績共同增長的還有TCL科技的負債,公司一年到期的非流動負債從16.92億元增加到130.07億元,而長期借款也從385.12億元上漲到了872.79億元。
需要指出的是,在2020-2021年期間,TCL科技多次再融資,公司連續兩次增發,累計募資約114億元;在2020年實施了兩次可轉債,共計32億元。
到了2022年,隨著終端需求下降,大尺寸面板產品價格大幅下降,半導體顯示產業經營業績在底部徘徊,TCL科技半導體顯示實現銷售面積同比增長8.3%,營業收入657.2億元,同比下滑25.5%,全年虧損。2022年全年,TCL科技實現營收1666.32億元,同比微增1.72%;歸母凈利潤銳減至2.61億元,同比下滑97.4%。此外,公司還對JOLED計提了減值準備3.19億元。而2022年,TCL科技長期借款首次突破千億,為1186.03億元。
在造血能力在退化的時候,李東生擴張的投資戰略并未收縮,2023年7月,其表示過去三年,TCL新增投資總額是1342億元,其中2022年新增投資額達610億元。2023年,TCL還預計整體增加投資約580億元。
2023年,TCL科技營收創新高,為1744.46億元,但公司歸母凈利潤僅恢復到22.15億元。而今年一季度,TCL科技業績再次波動,公司營收為399.46億元,同比上漲1.22%;凈利潤虧損3.34億元,同比暴跌399.58%。
業績承壓的同時,TCL科技短期內的資金壓力也不低。今年一季度,公司貨幣資金下滑三成至249.44億元,短期借款106.86億元,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257.9億元,長期借款更是創新高,為1216.01億元。
今年5月20日,TCL科技19TCL01債券摘牌,并付息兌付本金。該債券是TCL科技于2019年發行的第一期,規模為10億元,當期票面利率為3.15%。同年內,TCL科技共發行了三期債券,剩余兩期分別于今年7月23日、10月21日到期,發行規模分別為10億元、20億元,當期票面利率分別為3.05%、2.95%。
正如TCL科技自己所言,需要儲備戰略資金,應對擴張的投資戰略。
隨便看看: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