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將至徽班展演忙 “Z世代”賦徽劇新活力
中新社合肥2月3日電 題:新春將至徽班展演忙 “Z世代”賦徽劇新活力
中新社記者 張強
新春將至,安徽省黃山市逐漸熱鬧起來,一場場徽劇演出讓海內外游客“沉浸式”感受古徽州年味。
圖為1月17日,安徽省黃山市屯溪區,16歲的黃山市徽劇院演員許依潔在演出前與同事探討表演技巧。 中新社發 黃山市徽劇院 供圖
徽劇原名徽調,是安徽主要地方劇種之一,迄今已有三百多年歷史,它不僅孕育了京劇,而且由于徽商的推動,中國數十個地方戲曲劇種都同它有著密不可分的“血緣關系”。2006年,徽劇被列入第一批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在黃山市屯溪區露天古戲臺,經過兩個多小時的準備,16歲的黃山市徽劇院演員許依潔身著華麗戲服、伴著精致妝容,一出場便迎來臺下觀眾的掌聲和歡呼聲。
許依潔10歲開始學習徽劇,主攻武旦。2018年,黃山市實施“徽劇振興工程”,聯合安徽藝術職業學院開設五年制大專徽劇傳承定向班,學習徽劇不到一年的許依潔成功考入。日前,該定向班的25名學生正式入職黃山市徽劇院,其中,許依潔年齡最小、專業課最好。
“現在年輕人接觸徽劇都是通過手機,線下觀眾基本上都是一些爺爺奶奶。”談及未來,許依潔說,先學好戲,夯實自己的基本功。同時希望能用數字化方式“打開”徽劇,尋找徽劇與年輕人之間更多的連接點。
17歲的黃山市徽劇院演員朱俊濤主演小生,出生于黃山本地梨園世家。他說:“黃山是國際旅游城市,經常在表演時碰到外國游客,他們對徽劇非常感興趣,有的看完演出后還專門到徽劇博物館參觀。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我會努力提升專業水平和文化修養,希望以后能在國外舞臺上展示徽劇魅力。”
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徽劇代表性傳承人、黃山市徽劇院副院長江賢琴是許依潔的姑奶奶,也是入行領路人。江賢琴說:“許依潔他們這批年輕人的到來,賦予了徽劇新活力。”
“今年春節前后的演出市場,算是這個‘Z世代’徽班入職后的‘首考’。”黃山市徽劇院院長紀五林說,“這幫孩子吃得了苦,有他們的加入,現在我們可以很輕松地完成一場折子戲演出。”
紀五林介紹,目前,中國徽劇專業院團僅有安徽省徽京劇院、黃山市徽劇院,以及同屬古徽州區域的江西省婺源縣徽劇團,整個徽劇專業從業人員只有150人左右。
“與黃山同屬古徽州地區的安徽省宣城市績溪縣伏嶺村也有個徽劇童子班,目前進班學徽劇的孩子已有幾百個了。”紀五林認為,當前,戲曲傳承發展還有諸多困難,但欣喜的是,各級政府都開始重視傳統戲曲文化,民眾特別是年輕人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喜愛度越來越高,這讓他看到了徽劇傳承保護下去的希望。
安徽省文旅廳日前印發的《徽劇“名師收徒傳藝”活動實施方案》提出,計劃通過3年努力,推出一批徽劇優秀青年人才,復排劇目20個左右。這是安徽繼地方戲曲“名師傳戲”工程后,又一個戲曲專項人才培育工程。
阿根廷中國文化藝術聯合會主席汪永興祖籍在黃山,多年來致力于將中國經典傳統文化與南美文化融合,作品深受當地民眾喜愛。“我今年回來的目的之一,就是準備將徽劇等‘安徽元素’帶到阿根廷去。”汪永興說。(完)
隨便看看: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