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地圖 - 關于我們
您的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娛樂圈 正文

《狗剩快跑》:審慎地守住“喜劇”邊界

作者:網絡 時間:2024-02-04 12:10 點擊:
導讀:

  《狗剩快跑》:審慎地守住“喜劇”邊界(圖1)

                助力《狗剩快跑》出圈、決定其口碑的關鍵在“喜劇”二字。圖為該劇劇照。 ■本報記者 王彥

  疾馳一夜、天光放亮,眾人才發覺,六匹馬上只剩了五人。棄暗投明的路上,那個冒牌王毛、真名狗剩的年輕人又跑了。對他而言,理想信念暫時抵不過攢錢、蓋房、娶杏兒的人生目標。

  沒有大規模宣傳,也沒有大場面敘事,拿著網絡劇發行許可證的《狗剩快跑》在央視八套和視頻平臺播出了。假如說,它的初始看點不外乎主演里包含一批喜劇網綜里為觀眾熟識的面孔,那么助力這部抗戰劇出圈、決定其口碑的關鍵恰也在“喜劇”二字。

  中國人民14年抗戰艱苦卓絕。長久以來,相關題材是國產劇創作的重要一支,也是經受觀眾挑剔最多的一類。清歷史本源、正文藝視聽,同時還能以精工的制作、廣泛的共情引導人們勿忘歷史——對于沉重嚴肅的大題材,觀眾的若干品評標準里,“幽默”從來不是必選項。正因此,當劇中又一次旭日東升,小人物狗剩第一個在新四軍某連的操場上站得筆直,彈幕里飄過“革命的種子開始發芽”,那一刻,觀眾可以確認:民族大義正一點一滴滲透進詼諧的表層,這部抗戰劇審慎地守住了“喜劇”邊界。

  平民悲喜劇的手法刻畫小人物成長

  《狗剩快跑》改編自小成本抗戰電影《我不是王毛》。劇版由原片的編劇李海江執筆、王新軍執導,講述抗戰時期豫東農村的青年狗剩三次參軍兩當逃兵,但最終在真正的革命隊伍中覺醒、找到人生志向的故事。與傳統抗戰劇不同,新作里很少有炮火連天的場面,也不見典型的英雄敘事,而是從內容到風格悉數“貼地”而行。主創嘗試用平民悲喜劇的手法刻畫小人物成長,以平常又樸素的人生追求去解答民族危難之際普通人的家國大義何以點燃。

  故事的主角有多不起眼,名字“狗剩”已透出底牌。他是王家撿來的孩子,人生理想就是賺大洋、蓋房子、娶王家的閨女杏兒。那天,當王家傻兒子王毛被寫到了國民軍的征兵名單上,狗剩為報養母恩情、也為賺那入伍的幾塊大洋,自告奮勇冒名王毛當了兵。有點小聰明的狗剩發現了當兵掙錢這樁“生意”的漏洞,于是,他稀里糊涂又接二連三開啟了“當兵體驗卡”。

  從軍的狗剩依然是那個望著月亮思念姑娘的青年。《狗剩快跑》不急于塑造改變,而是慢慢鋪陳他在軍營的見聞。一進軍營,狗剩為保命倉皇逃離戰場。跑回家后陰差陽錯領到的身故撫恤金雖然荒唐,但親眼見戰友倒在面前,親身體會頃刻間身邊血流成河,讓他對戰爭、對侵略第一次有了直感。二進軍營,隊伍一夜之間改制成“和平建國軍”,狗剩雖沒勇氣對天降漢奸身份說“不”,可在戰場上聽到新四軍喊話“中國人不打中國人”時,悄然把槍口壓低一寸。一心一意攢錢娶妻的狗剩沒有因為當了兵就精神升華、格局打開,是他親身經歷的生死和他遇見的人、聽過的話,在不經意間喚醒青年內心深處的民族大義、家國情懷。

  第三次卻也是頭一回,狗剩以自己的本名入了伍,沒領到他預想的大洋。但正是在“自愿報名、保家衛國”的新四軍,他知道了何為紀律、何為軍人、何為家國。觀眾便也從樸實無華的“攢錢娶妻”人之常情開始,以己度人地一步步認同狗剩的覺醒。

  由窄向的視野層層探入歷史肌理

  跟隨狗剩的步履,主創從鄉村到軍營、從國民黨軍隊到共產黨的新四軍,將形形色色的普通人用或詼諧或熱血或悲壯的筆觸一一勾勒。

  狗剩有個待他視如己出的干娘,也有個不怎么待見他的干爹,小心翼翼活著的機靈勁與老實耿直和諧地交織在他身上。同樣是撿來的孤兒,宋玉桃在德高望重、鐵骨錚錚的“辮子爺”呵護下長大,姑娘滿腔熱血愛國情但行事魯莽且任性。“情敵”楊三為人自私霸道,可危難之際,他留存了人心深處本真的正義感……這是狗剩和他的鄉親們,一個個面目清晰,有可親可愛也有可笑可恨之處。

  但與清晰的人的塑造相比,《狗剩快跑》的宏大背景卻顯得模糊不少。故事里的狗剩和他的鄉親們,更無法從宏觀的歷史和地理中覺知,自己正遭遇的日軍侵華,是一段何等沉重的民族記憶。就像狗剩二次參軍,當中共地下黨、潛伏在國民黨部隊中的唐玉龍鄭重其事想跟年輕人講講什么是“九一八事變”“盧溝橋事變”“南京大屠殺”時,狗剩若無其事地回,“行,給你個機會”。也像日軍在“偽軍”協助下堂而皇之進村后,小翠、王毛等人半夢半醒、半推半就間和侵略者合了影……直到至親莫名倒在血泊中,直到先覺醒的“辮子爺”慷慨赴死,底層的苦難大眾方才明白國破之痛。

  撿來的孤兒狗剩也好,世代安居一隅的老王集村民也罷,在那個民生凋敝的歲月,他們中的許多人“不知有漢,無論魏晉”。劇集前半部分的荒誕、夸張、黑色幽默,既是由方言與喜劇締造的節奏感、對生活細節鞭辟入里的觀察制造,也由一眾喜劇演員松弛自如的表演實現,但對視野之狹隘、民智之未開的陳述,創作者是審慎、克制的。

  過往難計其數的抗戰影視作品里,電影《三毛從軍記》《舉起手來!》、電視劇《地下交通站》《民兵葛二蛋》等算是抗戰大主題下的風格少數派。小人物疊加喜劇元素的抗戰故事之所以不多,是由于喜劇類型和沉重題材的天然相悖,是極大難題。喜頭悲尾固然是種解決方案,但真正避免沉痛的故事娛樂化、嚴肅的歷史被消解,還取決于創作者能否穿透荒誕的表層,拍出對家與國、戰爭與和平充滿悲憫的洞察。

  從這一層面講,《狗剩快跑》的底線就在于對這群命運如浮萍如草芥的底層人物描摹上。創作者從他們窄向的視野開始,一層層探入歷史的肌理,讓今天的年輕人看到,那漫長的14年抗戰中,我們的同胞曾是怎樣從一盤散沙到全體中華兒女共赴國難、抗戰到底,用鮮血和生命譜寫了抵御外侮的篇章。

打賞

取消

感謝您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掃碼支持
掃碼打賞,你說多少就多少

打開支付寶掃一掃,即可進行掃碼打賞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

欄目分類
Copyright ? 2021 早報網 版權所有
蘇ICP備2024138443號

蘇公網安備32130202081338號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早報網觀點。如您發現內容涉嫌侵權違法立即與我們聯系客服 106291126@qq.com 對其相關內容進行刪除。
早報網登載文章只用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早報網》官方網站:www.m.shengcaiquan.cn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Top 主站蜘蛛池模板: 班玛县| 安丘市| 化州市| 大同市| 新绛县| 雷州市| 塘沽区| 云龙县| 阿坝| 栾川县| 工布江达县| 三明市| 潜江市| 宝丰县| 阳东县| 茂名市| 青阳县| 五常市| 九江市| 青浦区| 富锦市| 玉山县| 新民市| 荃湾区| 青川县| 即墨市| 昌平区| 阳西县| 林口县| 仲巴县| 嘉荫县| 蒲城县| 张家港市| 武清区| 启东市| 广安市| 广南县| 德惠市| 靖宇县| 抚州市| 兖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