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地圖 - 關于我們
您的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業內 正文

遠古發現|科學家發現約1億年前的海洋內寄生蟲

作者:用戶投稿 時間:2024-04-04 09:57 點擊:
導讀: 新華社南京3月28日電(記者邱冰清、王玨玢)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獲悉,中國、德國、英國、緬甸等多國古生物學者在距今約1億年的緬甸克欽琥珀中發

  新華社南京3月28日電(記者邱冰清、王玨玢)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獲悉,中國、德國、英國、緬甸等多國古生物學者在距今約1億年的緬甸克欽琥珀中發現了一塊絳蟲化石。這是全球首個確定的絳蟲身體化石,為研究絳蟲的早期演化提供了直接證據。這項新發現還顯示,琥珀不僅可以保存節肢動物的內部結構,也可以保存絳蟲這類軟軀體動物的內部結構。

  絳蟲是一種腸道寄生蟲,廣泛分布于幾乎所有的陸地、淡水和海洋生態系統中。研究人員運用光學顯微鏡、顯微計算機斷層掃描成像技術等,發現該化石前部保存了絳蟲精美的內部結構,與錐吻目絳蟲完全符合;外部形態特征也與錐吻目絳蟲一致。

  錐吻目絳蟲是海洋中物種數最多的絳蟲類群之一,身長約1厘米,身體表面有大量鉤子一樣的結構,頭節上有幾個可以動的足狀吸槽。其成蟲主要寄生在鯊魚和鰩魚的胃腸道中。由于沒有嘴巴和消化道,它們通過皮膚吸收養分,跟宿主“搶飯吃”。

  主導此項研究的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員王博介紹,由于絳蟲的寄生習性以及軟軀體容易降解,此前沒有發現過化石證據。本次發現為研究絳蟲的早期演化提供了直接證據。

  “除了絳蟲,這枚琥珀還包裹了大量砂礫、植物產生的毛狀體以及一只蚧殼蟲,表明這枚緬甸克欽琥珀形成的環境靠近海邊。”參與此項研究的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博士生羅慈航說,由此對海洋內寄生絳蟲何以出現在琥珀中提出了一種假設:這條絳蟲可能寄生在鰩魚的腸道內,鰩魚擱淺后被一只恐龍捕食,在取食內臟時,絳蟲掉了出來并被附近的樹脂包裹。

  相關研究成果近日發表在國際期刊《地質學》上。

打賞

取消

感謝您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掃碼支持
掃碼打賞,你說多少就多少

打開支付寶掃一掃,即可進行掃碼打賞哦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

欄目分類
Copyright ? 2021 早報網 版權所有
蘇ICP備2024138443號

蘇公網安備32130202081338號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早報網觀點。如您發現內容涉嫌侵權違法立即與我們聯系客服 106291126@qq.com 對其相關內容進行刪除。
早報網登載文章只用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早報網》官方網站:www.m.shengcaiquan.cn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To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惠来县| 城口县| 通化县| 余庆县| 砚山县| 山西省| 措勤县| 屏东县| 曲阜市| 阿鲁科尔沁旗| 县级市| 涡阳县| 达州市| 巴里| 陈巴尔虎旗| 仁寿县| 女性| 洛扎县| 民权县| 东台市| 旅游| 许昌市| 平湖市| 乌什县| 博罗县| 湾仔区| 荆州市| 高邮市| 广东省| 伊宁市| 灌云县| 湖北省| 丘北县| 乌海市| 克山县| 江山市| 天台县| 连云港市| 汝州市| 铜陵市| 依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