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地圖 - 關于我們
您的當前位置: 首頁 > 房產 > 動態 正文

加強房屋買賣合同糾紛民事訴訟法律監督

作者:admin 時間:2023-05-10 07:19 點擊:
導讀:

  ● 本報記者 昝秀麗

  最高人民檢察院5月9日表示,加強房屋買賣合同糾紛民事訴訟法律監督,以能動履職依法維護房地產交易秩序。

  最高人民檢察院介紹,近年來房屋買賣合同糾紛案件數量和涉案標的額均大幅上升,有的當事人不服司法裁判,向檢察機關提出監督申請。檢察機關認真貫徹實施民法典,依法加大法律監督力度,一季度共辦理房屋買賣合同類民事訴訟監督案件800余件。

  房屋買賣合同糾紛案件主要有三方面特點:一是房屋出賣人“一房二賣”給買受人造成經濟損失;二是房屋實際所有人與權利證書登記人不一致產生房屋權屬爭議;三是房屋買受人購買明顯低于市場價格房屋易給自身造成損失。實踐中,房屋權利證書登記人有時并非房屋實際所有人。在房屋名義登記人出售房屋,而實際所有人對出售行為未予追認的情況下,該行為屬無權處分行為。此時,若房屋買受人購買房屋的價格明顯低于市場價格,其購房行為可能不構成善意取得,不受法律保護。

  結合監督辦案實踐,檢察機關提示,房屋出賣人和買受人均應自覺遵守國家房地產登記制度及有關政策,誠信交易并積極采取措施防范潛在交易風險,避免引發不必要的民事糾紛甚至民事訴訟,最大限度維護交易安全。

  具體來看,一是及時辦理房屋權屬登記。房屋買受人購買房屋后,應及時辦理房屋權屬登記,避免房屋出賣人再次出售房屋給自己造成損失。

  二是合伙買房應完善內部協議。我國實行不動產產權登記制度,合伙買房可能導致房屋實際所有人與登記名義人不一致,產權登記不能反映房屋真實權利情況,造成認定房屋真實權屬關系困難。因此,合伙買房當事人應簽訂相應內部協議,留存購房款支付憑證等能夠充分證明房屋真實權屬關系的證據材料。

  三是房屋買受人不可貪圖便宜。房屋買受人構成善意取得應具備受讓不動產時為善意、支付合理價款和已辦理不動產權屬登記3個要件。善意取得的核心要素是支付合理價款,即支付購房款應大體符合市場價格。對于明顯低于市場價格的房屋,房屋買受人應謹慎購買,認真審查房屋產權登記情況,切莫因貪圖便宜造成更大損失。

打賞

取消

感謝您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掃碼支持
掃碼打賞,你說多少就多少

打開支付寶掃一掃,即可進行掃碼打賞哦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

欄目分類
Copyright ? 2021 早報網 版權所有
蘇ICP備2024138443號

蘇公網安備32130202081338號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早報網觀點。如您發現內容涉嫌侵權違法立即與我們聯系客服 106291126@qq.com 對其相關內容進行刪除。
早報網登載文章只用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早報網》官方網站:www.m.shengcaiquan.cn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To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司法| 汨罗市| 临邑县| 建平县| 邹平县| 元氏县| 上犹县| 宕昌县| 广元市| 清水河县| 灵川县| 米林县| 淮滨县| 文山县| 宁河县| 绍兴市| 尉氏县| 武穴市| 庐江县| 临汾市| 电白县| 大连市| 甘孜| 武宁县| 壶关县| 门源| 德钦县| 浦江县| 博客| 湘潭县| 新竹市| 祁东县| 达尔| 镇平县| 霍林郭勒市| 唐山市| 汤阴县| 崇信县| 高尔夫| 台东市| 佛教|